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中国古代先哲已经告诉我们,福祸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甚至两者可以相互转换。危机给我们带来伤害,同时也蕴含了一些机遇。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危机中那些欣欣向荣的行业。
在1929年的大崩溃中,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除了大多数受负面影响的行业外,有一些行业受的冲击相对较小,甚至出现了一定的发展,比如危机中容易出现“口红效应”的传媒业。
传媒业在经济萧条时的发展并不是牵强附会,而有一定的依据。美国“9·11”事件后经济陷入衰退,同期口红的销量却增长了11%。于是伦纳德·兰黛(雅诗兰黛董事长)提出了口红指数——经济困难时,口红的销量会增加。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与珠宝首饰、豪车相比,口红是一个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的“奢侈品”,经济衰退时买一支物美价廉的口红,能愉悦心情。有研究发现,在经济萧条时,“口红效应”同样存在于传媒产业。
先来看看1929年大崩溃后的传媒产业,同样存在“口红效应”。
——广播业快速发展。
危机中失去工作、没有收入的人无所事事,除了吃了睡、睡了吃,只能寻找一些打发时间的消遣方式。在大动荡时,人们更加关注局势的发展,于是廉价的收音机成为人们及时获取信息、打发时间的主要工具。在经济严重下滑的1930年至1932年,美国有大约400万家庭拥有收音机,这一数据比崩溃前的1929年的200万拥有收音机的家庭增长了一倍。
罗斯福的炉边谈话给了美国人度过危机的信心,它就是通过收音机传播到千千万万个美国家庭。到了1940年年初,大约4400万台收音机占据美国2800万家庭。
收音机的快速普及不仅缓解了大萧条时期人们的精神压力,陪伴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而且彻底改变了美国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影响了美国人的生活。
除了产业规模的急剧扩张,在这一时期的广播业呈现另外两个特点:一是产业集中程度提高,广播业几乎被美国的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相互广播公司三大连锁企业控制;第二个特点是经营模式的变化,在节目中插播广告大概就是从那时兴起,歌唱广告、中间广告以及有奖问答等广告形式非常普遍,广告收入在电视台的营收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1941年的广告收入达到了2亿美元。
——报业竞争加剧,杂志受冲击较小。
由于人们获取信息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广播业快速发展,报业为了加强自身竞争力,跨行业联合增多。
报业与广播业属于竞争行业,广播业快速发展,报业的读者和业务逐渐被侵蚀。一方面报业公司加快整合,组建“跨广播报刊局”,大举组建或收购电台。1935年一年,报业旗下拥有的电台数量增加了一倍。到了1940年,全国800个广播电台中有三分之一与报业公司有利益关系。另一方面,报业的行业竞争加剧,在兼并重组中报刊的数量不断减少,倒闭的报业公司逐渐增多。1930年至1940年间,48%的报纸经营部门倒闭。
说到报纸,不得不提一下杂志。在大萧条期间,杂志的销量基本没受影响,发行量甚至还微增。萧条中人人自危,乐观的美国人也缺少了幽默细胞,幽默搞笑类杂志的发行量到了1935年已经比大崩溃之前减少了一半,针砭时弊类的杂志则大受欢迎。
——电影业一枝独秀。
在整个传媒业中,电影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在大萧条之前,电影业已经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虽然受到了大崩溃的冲击,但很快触底反弹,甚至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电影《开罗紫玫瑰》的火爆已经侧面证实了电影业的火爆。
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电影充满了正能量,在某种程度上让观众暂时忘记了现实的残酷。电影情节有意无意地在为逃避现实、虚构美好而设计,总是能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绿野仙踪》《一夜风流》《城市之光》《摩登时代》《育婴奇谭》等经典电影都来自这个时代,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
1939年,美国全国已经有1。5万家电影院,当年的票房收入约为7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为电影支付了25美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在1929年大崩溃中有惊艳表现的传媒业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同样表现不俗。
亚洲金融危机给亚洲各国的经济以重击,但传媒业却在金融风暴中有所发展,其中日本、韩国最为典型。
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后,日本调整产业政策,喊出了“文化立国”的口号,将产业发展的重点从受冲击严重的制造业转向文化传媒产业。1997年年底,日本政府在经济振兴方案中明确提出“将企业和个人对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出资比例最高限额从原来的10%提高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