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三更合一
一颗悬壶济世之心,活得清白磊落
炎炎烈日,烤得人心浮气躁。
大旺和二旺这些天都不会在院子里待着了,因为炽烈的阳光把泥地都烤得发烫。
搁在墙角的水盆半天就见了底,刚添上新的,两条大狗便摇着尾巴埋头猛喝。
喻商枝提起水罐,倒了几碗,送给在院子里帮自家盖屋的三个汉子和两个半大小子。
胡大树第一个发现,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回过头,“喻郎中。”
喻商枝把碗往前送了送,“大热天的,都辛苦了,喝口水解解暑。”
眼前的三个汉子都是胡家人,除了胡大树,另外两个是他同辈的族兄弟。
一个叫大山,一个叫大江,两个半大小子则是胡大山的儿子。
三人里胡大树最小,胡大山最年长,之所以请他来,是因为他帮着自家和族中亲戚盖过不少屋子,称得上经验丰富。
温家不过是要盖一间小的土坯房,对他来说再简单不过。
何况他也清楚,若不是温野菜和白屏关系好,这差事也轮不到他们胡家来做。
如今温家今非昔比,盖屋这种需要人帮把手的事,有的是人家愿意送个人情。
但当初胡大树本来不想要工钱,还是被喻商枝和温野菜严词拒绝。
最后说定一天一个人三十文,顺带管一顿午食。
胡大树往碗里一看,登时摆手道:“喻郎中,这可使不得,我们喝点凉水就成,哪用得上这么金贵的东西,这可是要拿去卖钱的。”
喻商枝端来的不是普通的凉白开,而是入夏后家里就常备的酸梅汤。
因为天气一热,温野菜就时常没胃口,喝了这个他才能多吃一碗饭。
胡大山和胡大江一听是这个,也一脸惶恐。
喻商枝有些无奈,因为知道他们为何如此。
因为打算在过几天的大集上做酸梅汤的生意,所以需要许多竹筒作容器。
镇上卖饮子的也都是这么做的,竹筒不值什么钱,去山上砍竹子,拿回来晒干,斫一斫磨一磨就能用,就算客人直接端着拿走也不要紧,但若是退回去,他们也会给客人一文钱。
温家的人各有事做,没空去山上砍竹子,喻商枝想了想,打算找村里人帮忙。
本来他打算做五百个竹筒,大集有三天,周围几个镇子加起来,人口众多,五百个并不算多,但温野菜算了算,最后把数量改成了三百个。
“好些村子离大集的地方远,大多是一早出门往那走的,不可能不带水囊或者竹筒。若是用他们自己带的东西装,一般会抹去一文钱。”
喻商枝明白了,意思就是好些人出门本来就会带水杯,直接用这个买饮子还能省一点钱,何乐不为。
村户人多节俭,这样做的人不会少。
“那就三百个。”
这三百个竹筒的“订单”,最终拆成了好几份,分给了村里的六户人家做,一家五十个。
虽说一个才一文钱,可这事不讲究什么手艺,纯是个磨时间的活,村里人日常少有进项,便是这五十文都赚得很乐呵。
与之一道传开的,便也有喻商枝要去大集上卖酸梅汤的消息。
“这东西拿出去卖便值点钱,自家喝无非就是个解暑的甜水罢了,大家乡里乡亲的,何必那么客气。”
又把碗塞进胡大山两个儿子的手里,“你们两个也别拘谨,多喝点。”
在喻商枝的坚持下,在场的几人还是接过了酸梅汤,一仰脖喝净,随后咂咂嘴,不得不说,在这么热的日头下喝一口这个,确实只有一个字:爽。
喻商枝索性直接把水罐和碗留下,让他们渴了就自己倒,免得推来推去。
三兄弟盘算着这一罐子若拿出去卖,不得值个几十文?当即挥汗如雨,更加卖力地打起土坯。
盖土坯屋的手法,学名叫做“夯土版筑”,古代的长城就是这么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