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继续往前走,蜿蜒曲折,越走越深,随处可见巨大的树,平时难得一见。
水泥路终于到了盲端,联络员说:“两位医生,到了!”
“到了!”杨平提醒。
“嗯”小苏轻声地答。
她还在恍惚中,刚才的山路把人晃晕了,一直处于紧张中。
杨平提着行李,小苏说:“我也提一点。”
“没事,早餐三个鸡蛋呢。”杨平笑道。
一些医药物资已经提前搬到村里的卫生站了,现在只是自己的私人行李。
联络员脖子上挂一个大相机,显得很专业的那种。
村口几个人在等,大家一下车,他们就迎上来。
“这是房村长,这是卫生站的麻姑。”联络员介绍。
一个老年男子和中年女子,上来跟大家握手。
还有几个小伙子,每人拿着扁担,看着大家憨厚地笑。
“把包都给他们吧,他们特意来帮搬行李的,等下山路不好走。”联络员说。
杨平将背包都交给他们,他们挂在扁担两头,一个人就解决了行李。
其它几个没活干,一个想帮联络员提相机,联络员下意识侧身:“我自己来。”
一行人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挑行李的小伙子十分轻快,挑着行李,步伐很有节奏,在前面带路。
他们都穿着瑶族的土布衣服,麻姑的普通话说得很好,村长的普通话很蹩脚,他说了几句,大家没听明白。
村长笑,杨平也笑。
麻姑帮翻译:“他说,感谢你们,感谢政府。”
走完台阶,进入几乎贴着岩石峭壁的山路,大约两人并排宽,旁边是很深的山谷,路边修了类似高速公路一样的护栏。
山谷里是水,不知道这应该叫什么,湖?
对面来一辆摩托车,大家让路。
这种路居然还有人敢骑摩托车?不怕掉下去。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村长又说了几句话,好像关于护栏的。
麻姑说:“他说,这护栏是政府帮修的,以前没有。”
麻姑很开朗,一路介绍:“这底下是水库,里面养了很多鱼,我们全村靠这水库过日子,买鱼的天天有,会把车停在村口,到前面的坝上来。”
杨平拉小苏走里面,自己在外面护着。
“政府本来计划在水泥路边建房子,让大家搬出来,大家不同意,祖祖辈辈住习惯了。”麻姑说。
麻姑卫校毕业,以前在沿海打过工,药店、诊所都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