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云南酿酒厂 > 第11部分(第2页)

第11部分(第2页)

《三国演义》里的关云长,义薄云天,以至于被后世称为神。尤其是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妇孺皆知,老少咸闻。其实,关云长与江忠源比起来,说句不恭敬的话,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关公千里走单骑,怎么样也只有一次,况且他是去找他的结义兄弟,保护二位嫂嫂,两个大活人。江忠源也有过千里走单骑,而且不只一次。清代道光年间,新化籍举人邹柳溪病逝于北京,江忠源护送其灵柩由京返湘。后来,湘乡籍举人邓铁松在北京患了肺病,死在回湘途中的河北献县,又是江忠源负责料理后事,并护送其灵柩回到家中。献县到湘乡三千多里路,北京到新化就更要远一些,陪伴着一个死人,一路上靠舟车或步行,风餐露宿,其间的艰辛险阻可想而知。江忠源玉成此事,不比关公,多少抱着兄长将来若是做了真龙天子不会忘记自己好处的念头,江忠源护送死人,显然没有丝毫好处可得。两次义举,也使得江忠源名声大播京城。曾国藩称之为〃真侠士〃。当时京城对湖南有此奇人也无不敬仰。

在前面,我们提到曾国藩善于识人,就举了他识江忠源的例子。曾国藩见了江之后,预料他必立功天下,并死于节义。后来果然皆应验了。

三国里面的关公有斩颜良诛文丑的美名,但历史上的颜良文丑并不是关公所杀,易中天已在《品三国》里讲过了。不过倘若江忠源也仅仅只有千里送灵柩的经历,也就谈不上胜于关公了。江忠源也有过和斩颜良诛文丑相媲美的经历。

道光二十八年,江忠源本丁父忧在籍,太平军举事,江忠源在老家新宁募五百兵士(一说千人),号为〃楚勇〃。先是平息了本地瑶民雷再浩的造反,后来开赴广西前线与太平军正面交锋。咸丰元年十一月,和赛尚阿一起围堵太平军于永安。由于赛尚阿指挥错误,致使太平军从永安突围逃脱。咸丰二年二月,太平军从水路进攻湖南,江忠源率楚勇赶到全州蓑衣渡,在此伐木作堰,横江拦截,致使太平军在蓑衣渡一战中损失惨重,击毁其所有船只,太平军的〃开国元勋〃南王冯云山也在此役中被炮击中身亡,取得了清王朝与太平军作战史上第一场大捷。江忠源名气大震。

咸丰二年十月,太平军围攻长沙,江忠源赶到长沙支持张亮基。此时的长沙不仅兵微将少,仅有的数千绿营兵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从各地赶来增援的兵士也各自为政,或不听调度,或无事生非。张亮基在危急之中看到江忠源的楚勇却是另外一番气象,其军不仅秩序井然,而且号令严整,张不禁大为感慨,以为是到了当年的〃细柳营〃。

张亮基和他一席谈话,发现江忠源不仅善于打仗,而且颇有谋略。江忠源分析太平军实力其实并不可怕,之所以让太平军频频得手,关键就在于朝廷兵将多年不曾打仗,一闻大兵压境便举止失措,指挥失误,缺少全局观念。应该说,这一分析是非常恰当到位的。

围城一段时间后,太平军采取了挖地道的方式,几乎攻破长沙城防。在左宗棠的指挥下,江忠源率士兵坚持抗击,终于在天心阁下,将太平军的又一〃开国元勋〃西王萧朝贵一炮打死,迫使太平军连夜弃长沙逃往别处。

诛杀南王和西王,江忠源之功非同小可。不久,江忠源即出任湖北按察使。

咸丰四年,江忠源出任安徽巡抚,成为湖南办团练而迅速崛起升至高位的最早一人。江忠源早年本是一个风流浪荡公子,不想后来改过自新,成为京湘两地士人中有名的侠义举人。江的成功为湖南士人树立了一个弃笔从戎、立功军旅的很好榜样,并激起了湖南士人建功立业的热情。

正是这样一个江忠源,与曾国藩相交甚好,由于有在京城的经历,曾国藩格外赏识他。他也不负所望,为谢曾国藩的知遇之恩,江忠源在历次给朝廷的奏折中陈述曾国藩办团练的业绩,尤其重要的一点是设法为曾国藩扩军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1854年即咸丰四年,正当曾国藩率湘军水陆进军出师入鄂之际,时任安徽巡抚的江忠源奉旨进驻庐州,阻击石达开率领的西征军。太平军将庐州重重围住,以地雷攻破庐州城,江忠源身受重创,自坠古潭而死。年仅42岁,应验了曾国藩十年前所预言的〃以节义死〃。

江忠源死后,清廷追赠他为总督,谥〃忠烈〃。曾国藩闻听恶信,心中如折了一根支柱。心里空落许久,方为他撰一挽联:

百战守三城,章贡尤应千世祀;

两年跻八座,江天忽报大星沉。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52节:春风怒号……罗泽南(1)

春风怒号……罗泽南

江忠源死后不到两年,曾国藩手下又一个得力干将离他而去,这就是被人称为湘军儒将、悍将的罗泽南。

初办团练的曾国藩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他所恃者无非就是二品侍郎的空衔,以及当年在京城里开创出来的海内人望。但论实力,曾国藩几乎是一张白纸。

曾国藩到长沙的第一步就是把他的老乡罗泽南拉了过来。对于这个罗泽南,任何谈论曾国藩的人都不可回避地要谈及他。曾国藩为什么会看中罗泽南?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时的罗泽南,手里有一支千余人的武装。在老家时,曾国藩曾与他交谈过,善于识人的曾国藩之所以应允墨绖出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了罗泽南。

罗泽南,年龄比曾国藩还要大三四岁。他字仲岳,号梅泉。现今湖南双峰县石牛乡人。因其家住在罗山山麓,故又称之为罗罗山。

说到这位罗罗山,历史评价很多,然而,我最愿意引用钱基博先生在《近百年湖南学风》一书里对他的评价。他说:

时为之语曰:〃无湘乡,不成军。〃藉藉人口,而不知无泽南,无湘军。惟泽南以宋儒之学治兵,以兵卫民,皎然不欺其志。此湘军所以为天下雄,而国之人归颂焉。

纵观历来对罗泽南的评价,尚无人有钱基博高屋建瓴之眼光和识见。有了这样一个人才来辅佐曾国藩,岂有不成功之理?曾国藩自己也常说,古之成大业者,固在得人。

和当时许多其他湖南士人不一样的地方,罗泽南的家境可能是最差的了。一些史志上都记载,罗泽南的家境情况是〃家酷贫〃,〃大父拱诗屡典衣市米,节缩于家,专饷于塾〃。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到了要靠典当家里的衣服来买米的地步,节衣缩食,为的是什么?是供泽南读书。

泽南读书用两个字概括就是〃苦读〃。夜里没有煤油灯,怎么办?把书拿到月光底下去读(〃把卷读月下〃),累了就地露宿(〃倦即露宿达旦〃)。19岁那年,母亲去世,再过一年,祖父、兄嫂相继死去。〃十年之间,迭遭期丧十有一。〃就是说屡遭丧亲的打击,十年间死了11个亲人;29岁时,长子、次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