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呢?
只有通过分析所有这些理论对强的、动态的(即随时间迅速变化)引力场情况所作的预测,才得作出回答。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自然界并未给我们提供合适的检验场所,直到1974年双脉冲星的发现,情况才有大变。这两个靠得很近且相互绕转的中子星的轨道周期在变短,观测结果与爱因斯坦理论一致,而与所有其他参与竞争的理论都不相符。
理论的魅力
这个理论的魅力在于,一旦对它有了恰当的理解,就不可能不为之深深吸引。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广义相对论无疑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智力业绩之一,而且是由一个人单独完成的。
1911年,在布拉格大学工作的爱因斯坦首次计算了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折。他的结果本应在1914年日食时检验,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这个计划搁浅。这对爱因斯坦来说倒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理论在当时还不成熟,他的预测是错的。然而,他没有因挫折而丧气,他承认自己是一个科学上的“偏执狂”。英国物理学家泡尔·狄拉克(Paul Dirac)后来说道:“科学完全占据了爱因斯坦的思维。如果他给你一杯茶,当你在用匙搅动时,他就会在思考如何对杯中茶叶的运动作出科学解释。”
爱因斯坦于1915年11月完善了他的广义相对论方程,并陆续于11月4日、11日、18日和25日在《柏林报告》(BerlinerBench比)上发表,他的理论从此走上了灿烂的历程。最早的两本有关专著于1918年出版,一本是在伦敦,作者是阿瑟·爱丁顿(那时,德国科学在英国受到冷遇,英国图书馆不再接收德国期刊。爱丁顿读到的爱因斯坦论文,是他的一个德国朋友邮寄的,可能是英国仅有的一份);另一本是在柏林,由赫曼·魏尔出ermann We 周写成。光线经过太阳附近时的偏折,是1919年5月29日日食时在巴西的索布拉尔观测到的,这应感谢弗兰克·戴森(Frank Dvson)和爱丁顿的热忱。对爱因斯坦预言的证实是皇家学会于1919年间月6日在伦敦举行的一次著名会议上宣布的。
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整个世界恶梦初醒、疲惫不堪,而又在寻求着新的理想。爱因斯坦理论以其关于弯曲空间的稀奇思想抓住了公众的想象,尽管一般人连其中的一个字都不懂。无数的科普文章出现在通俗的和专业的期刊上,人们都被迷住了,相对论成了时髦的话题。爱因斯坦成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思想家,无论是什么方面的问题,都有人去问他的观点。美国以隆重的仪式欢迎了他,他成了公众的偶像
科学界的反应就复杂得多。有的人为爱因斯坦独行侠式的创造所倾倒,赞美之词超过以前之于牛顿。“思辨威力的一个最美妙的例证”,赫曼·魏尔这样宣称,并且又毫不犹豫地加上:“遮掩真理的墙已被推倒”。马克斯·玻恩(Max Born)则在1955年说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值得强调的是,在物理学家中,对广义相对论最强烈支持的是那些能够理解它的人。
另一方面,那些拒不接受这个理论的人也是太过分了。很难不提一位物理学家波阿色(H·Bouasse)的令人惊讶的评论:“这种在我看来将是短命的赞誉,是由于爱因斯坦理论不属于物理理论的范畴,它是一种先验的、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不可理解的假设,给它的成功予以模棱两可的理由……最后,我们实验物理学家要说的是:我们只接受那些适合我们的理论,我们拒绝那些我们不能理解因而对我们无用的理论。”
广义相对论的另一个激烈反对者阿尔瓦·古尔斯胜(AllvarGullstrand),是瑞典的眼科学家和数学家,19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成员。这或许就是为什么1921年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奖是“特别由于他对支配光电效应的定律的发现”,而不是由于他的相对论。
法国物理学家约翰·爱森斯塔(Jean Eisenstaedt)评论道:“这种偏见就像正派的绅士们憎恨本世纪产生的立体派、非图形派和达达派绘画。那些纳土们庆贺自己不懂新艺术,而嘲笑表示赞扬的人是不懂装懂的假内行。”
这里,对科学和艺术创造二者的对照是恰当的。广义相对论常被比作一项优美的抽象艺术创作,然而一个理论的优美并不保证它的正确,注重实用的物理学家需要时间来确认它符合自己的原则。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它每三年举行一次全世界天文学家的大会)于1922年热情地设立了一个“相对论”委员会,它只开过一次会,然后就决定再继续活动是无益的。
时至今日,论争仍未结束。然而相对论是在发展壮大,尤其是在过去的近30年里,其起因则是来自奇特的遥远星球的闪烁信号首次进入了大型射电望远镜。第二篇:火中凤凰
星星是树上的金果,可望而不可及。
——乔治·艾略特( Geofge Eliot)
引言
科学是以简单的无形来代替复杂的有形。
——约翰·成林(Jean Perrin)
几年前,一个天体物理学家在他的报告中这样宣称:“恒星是一种很简单的东西。”一个听讲者马上回敬:“你站到100光年之外,也会显得很简单!”
后者的话是正确而又深刻的。尽管我们只能观察太阳的“皮肤”,仍可看到许多奇异的现象:米粒、黑子、喷发和日饵,只是由于巨大的距离,其他恒星才缩为夜空的点点闪光。地球上能收到的只是恒星的辐射,这是它们内部庞杂活动的一点隐约的微弱的反响。由这点反响中分析出来的信息是令人惊叹的,然而最终还是需要有理论家来弄懂恒星整体的行为。“理论”总是意味着“简化”,即去掉那些非本质的东西,以抓住问题的核心。本书也将以这样的方式来进入丰富多彩的恒星世界。
按照这个简单化观点,一颗恒星可以用几个词来描述:一个巨大的热气体球。但是,这每一个词都有深刻含义,需要仔细琢磨。
“气体球”意味着一种平衡态。例如,我们知道太阳在过去的50亿年中没有什么实质变化,这似乎出人意料,因为我们在地球上已经熟悉自由气体总趋于弥散并充满周围空间。与此截然不同,恒星的气体并不弥散,而是保持在一个确定的体积之内。“巨大的”这个形容词提供了解开这第一个谜的关键:对于恒星这样大的质量,引力完全支配着物质的结构,恒星中的每个原子都被吸引朝向中心,而原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又保证了气体的粘结;类似地,只要恒星的自转不是太快,引力也决定了恒星的形状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球形。
可能又会有人觉得奇怪:既然恒星中的所有粒子都被吸引朝向中心,为什么恒星不因此而收缩呢?答案就在“热”这个词上:热,作为一种能量,是在一个发光恒星的中心产生的。这种能量朝恒星表面传递,并且能够支撑恒星的重量,到达表面的能量就作为辐射而脱离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