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我只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是谁说的 > 我的书游荡世界的经历(第1页)

我的书游荡世界的经历(第1页)

为了这个题目,我统计了我的作品迄今为止在中国和中文以外的出版情况(不包括中国的七种少数民族语言和盲文),有三十五种语言,覆盖三十八个国家。国家比语种多的原因主要是英语版,北美(美国和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包括在内,葡萄牙语版有巴西和葡萄牙,阿拉伯语版分别在埃及和科威特出版。也有相反的情况,西班牙出版了两种语言,西班牙语版和加泰罗尼亚语版;印度出版了两种地方语,马拉雅拉姆语版和泰米尔语版。

回顾自己的书游荡世界的经历,就是翻译—出版—读者的经历。我注意到国内讨论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境遇时经常只是强调翻译的重要性,翻译当然重要,可是出版社不出版,再好的译文也只能锁在抽屉里,这是过去,现在是存在硬盘里;然后就是读者了,出版后读者不理睬,出版社就赔钱了,就不愿意继续出版中国的文学作品,所以翻译—出版—读者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最早翻译出版我小说的有三个国家,都是在一九九四年,法国、荷兰和希腊。二十三年过去后,法国出版了十一本书,荷兰出版了四本书,希腊仍然只有一本书。

一九九四年,法国的两家出版社出版了《活着》和中篇小说集《世事如烟》,出版《活着》的是法国最大的出版社,出版《世事如烟》的很小,差不多是家庭出版社。一九九五年我去法国参加圣马洛国际文学节时,顺便在巴黎访问了那家最大的出版社,见到了那位编辑。当时我正在写《许三观卖血记》,问他是否愿意出版我的下一部小说,这位编辑用奇怪的表情问我:“你的下部小说会改编成电影吗?”我知道自己(的作品)在这家出版社完蛋了。我又去问那个家庭出版社是否愿意出版我的下一部小说,他们的回答很谦虚,说他们是很小的出版社,还要出版其他作家的书,不能这么照顾我。当时我觉得自己(的作品)在法国完蛋了。这时候运气来了,法国声望很高的出版社ActesSud设立了中国文学丛书,邀请巴黎东方语言学院的汉学教授何碧玉(IsabelleRabut)担任主编,她熟悉我的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在中国的《收获》杂志刚发表,她立刻让ActesSud买下版权,一年多后就出版了。此后ActesSud一本接着一本出版我的书,我在法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出版社。

荷兰DeGeus出版社在一九九四年出版了《活着》之后,又出版了《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和《第七天》。有趣的是,二十三年来我和DeGeus没有任何联系,我不知道编辑是谁,也不知道译者是谁,可能是中间隔着经纪公司的缘故。我认真想了一下,我认识并且熟悉的荷兰汉学家只有林恪(MarkLeenhouts),可是这家伙不翻译我的书。去年七月我在中国的长春见到林恪时,他希望我下次去欧洲时顺道访问荷兰,我们约定了今年九月的这个行程。我向林恪打听我的荷兰语译者,他微笑地说出了一个名字——麦约翰(JanDeMeyer)。林恪告诉我,麦约翰是比利时人,说荷兰语,住在法国。我觉得这个人太有意思了。今年四月,DeGeus出版社请麦约翰编辑我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我收到了麦约翰的第一封邮件,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您不认识我。把您的《兄弟》和《第七天》翻译成荷兰语的就是我。”这就是他全部的自我介绍。

希腊的出版故事也许更有趣,大约十多年前,希腊的Hestia出版社决定出版《活着》,他们与我签了合同,找好了译者,这时候Hestia突然发现,另一家出版社Livani在一九九四年就出版了《活着》的希腊文。我不知道这个情况,甚至不知道是谁把版权卖给了Livani。Hestia退出了,Livani给我寄来了几本样书,此后这两家出版社忘记了我,我也忘记了他们。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查了资料才想起这两家出版社。

遇到好的译者很重要,意大利的米塔(M。R。Masci)和裴尼柯(N。Pesaro),德国的高立希(UlrichKautz),美国的安道(AndrewJones)和白睿文(MichaelBerry),丹麦的魏安娜(AnneWedell-Wedellsborg),塞尔维亚的佐兰(ZoranSkrobanovic),捷克的红佩佳(PetraMartincová),巴西的修安琪(MarciaSchmaltz),葡萄牙的迪亚哥(TiagoNabais),日本的饭塚容,韩国的白元淡,埃及的阿齐兹(AbdalazizHamdy)和哈赛宁(HasaninFahmy),越南的武公欢,印尼的翁鸿鸣等,都是先把我的书译完了再去寻找出版社,我现在的英文译者白亚仁(AllanBarr)当年就是通过安道的介绍给我写信,翻译了我的一个短篇小说集,结果十年后才出版。像白亚仁这样热衷翻译又不在意何时才能出版的译者并不多,因为好的译者已经是或者很快就是著名翻译家了,他们有的会翻译很多作家的书,这些著名翻译家通常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拿到出版社的合同后才会去翻译,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出版社更加重要。我在法国前后有过四位译者,一九九七年以后出版社一直是ActesSud;在美国也有过四位译者,除了第一本书在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后面的八本书都是企鹅兰登书屋旗下的PantheonBooks(精装)和AnchorBooks(平装)出版,固定的出版社可以让作家的书持续出版。

《活着》(译者白睿文)和《许三观卖血记》(译者安道)九十年代就被翻译成了英语,可是在美国的出版社那里不断碰壁,有一位编辑还给我写了信,他问我:“为什么你小说中的人物只承担家庭的责任,而不去承担社会的责任?”我意识到这是历史和文化的差异,给他写了回信,告诉他中国拥有三千年的国家历史,漫长的封建制抹杀了社会中的个人性,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发言权,只有在家庭生活里才有发言权。我告诉他这两本书在时间上只是写到七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以后这一切都变了,我试图说服他,没有成功。此后我的作品继续在美国的出版社碰壁,直到二〇〇二年遇到我现在的编辑芦安·瓦尔特(LuAnnWalther),她帮助我在企鹅兰登书屋站稳了脚跟。

找到适合自己的出版社的根本原因是找到一位欣赏自己作品的编辑,德国最初出版我的书的是Klett-Cotta,但九十年代末他们出版了《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之后就不再出版我的书了,几年后我才知道原因,我的编辑托马斯·威克(ThomasWeck)去世了。我后来的书都去了S。Fischer,因为那里有一位叫伊莎贝尔·库布斯基(IsabelKupski)的好编辑,每次我到德国,无论多远,她都会坐上火车来看望我,经常是傍晚到达,第二天凌晨天没亮又坐上火车返回法兰克福。

二〇一〇年我去西班牙宣传自己的新书,在巴塞罗那见到出版我的书的编辑主任埃莲娜·拉米雷斯(ElenaRamirez),晚饭时我把一九九五年与法国那家最大出版社编辑的对话当成笑话告诉她,结果她捂住嘴瞪圆了眼睛,她的眼神里似乎有一丝惊恐,她难以相信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编辑。那一刻我确定了SaixBarral是我作品西班牙语版的出版社,虽然当时他们只出版了我两本书。

下面我要说说和读者的交流了,我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中国读者和外国读者的提问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在外国会遇到,在中国也会遇到。然后一个误解产生了,认为我在国外经常会遇到社会和政治方面的提问,而在国内不会遇到。其实国内读者提问时关于社会和政治的问题不比国外读者少。文学是包罗万象的,当我们在文学作品里读到有三个人正在走过来,有一个人正在走过去时已经涉及了数学,三加一等于四;当我们读到糖在热水里溶化时已经涉及了化学;当我们读到树叶掉落下来时已经涉及了物理。文学连数理化都不能回避,又怎能去回避社会和政治。但是文学归根结底还是文学,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读者最为关心的仍然是人物、命运、故事等这些属于文学的因素。只要是谈论小说本身,我觉得国外读者和国内读者的提问没有什么区别,存在的区别也只是这个读者和那个读者的区别。当我们中国读者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吸引我们的是什么?很简单,就是文学。我曾经说过,假如文学里真的存在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读者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的作家的作品中读到属于自己的感受。

在和国外读者交流时常常会出现轻松的话题,比如会问在中国举办这样的活动和在国外举办有什么不同?我告诉他们,中国人口众多,中途退场的人也比国外来的全部的人要多。还有一个问题我也经常遇到:与读者见面印象最深的是哪次?我说是一九九五年第一次出国去法国,在圣马洛国际文学节的一个临时搭起的大帐篷里签名售书,坐在一堆自己的法文版书后面,看着法国读者走过去走过来,其中有人拿起我的书看看,又放下走了。左等右等终于来了两个法国小男孩,他们手里拿着一张白纸,通过翻译告诉我,他们没有见过中国字,问我是不是可以给他们写两个中国字。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外签名,当然,我没有写自己的名字,我写下了“中国”。

2017年9月21日布鲁塞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