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大铁官哪肯轻易认输,天天来打探我们的消息,知道木炭热量不够,必须用煤炭才能烧出跟我们一样的好铁,便派船跟踪我们的运煤船,也到馒头山勘探煤矿去了。听运煤的工人说,他们已经在我们煤田旁边挖好几个勘探井。公子,你说过还有几处容易挖到的煤田,万一他们真的挖到了怎么办?”
“那几处离我们的煤田还远呢,就算他真舍得花成本去找出来,那时我们的铁已经遍布天下,成本永远比他低。再说,等到我们采用新的炼钢技术,就连我们今天炼出来的铁都没人要了,他炼出来卖给谁?”
“那倒是。不过,僮艼那家伙只怕不会轻易认输,听说他大兄在豫章郡任南部都尉,手握上万兵马,二兄在太守府任督邮,僮氏家族是春谷第一世家,在丹阳郡也有一定势力,他不知公子身份,我们也要小心一点。”
袁耀笑道:“他不知道我是谁,但知道公瑾是宛陵令的侄子,我们有公瑾这么大的靠山,还用怕他?只要他不跟我们搞事,其他随便他折腾吧。”
袁耀和袁雄一路聊天,不久来到小桃冲铁矿南部的笔架大河边,一千名工人正在那里修建围墙,围出一个五十亩左右的工厂。工厂的大棚里,晒干的楮皮堆积如山,八个崭新的煌桶已经矗立起来。
袁耀听到“叮叮叮”的声音,循声看去,见到几十名工人正在十块巨石旁开凿石槽,石屑纷飞,又有两个技师坐在另一边正在聚精会神编制竹帘。
一个月前袁耀刚到春谷探矿时,发现春谷山中到处都生长楮树(构树)和竹子,这是造纸的好材料。因此,袁耀在买铁矿场时,故意买到笔架大河岸边,打算将来在这里建造纸厂。
此时正是春夏之交,是剥采楮树皮的最佳时节,袁耀回庐江前交代袁雄发布公告收购楮皮,十五天内有多少收多少。又派人到各县招募有经验的抄纸工人,并把图纸交给袁雄,让他找人制作煌桶、石槽等造纸工具。
这个时代的纸张质量很差,粗糙,易烂,只能作为临时书写使用,无法长久保存。袁耀计划把后世成熟的手工纸技术复制出来,让木简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造纸术的本质就是如何提取植物纤维。这个时代的造纸工人已有丰富经验,之所以没能制造出高质量的纸,主要在于他们不了解哪种植物纤维更加适合造纸,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提取高纯度的纤维。如果按历史发展,造纸术需要再过一百的积累才能真正适合用于书写,两百年后才能完全取代木简。
但古人遇到的这些难题,对于21世纪化学专业毕业生来说都不是问题。别说袁耀曾参观过泾县宣纸厂,了解造纸的全部过程,就算没有,只要抓住造纸术的这个本质,一个现代化学专业学生也能用一两年时间解决古人上千年的技术积累。
袁耀走到两名编抄纸帘的技师旁边,拿起他们编好的竹帘看一眼,不觉得眉头皱了一下。
“大公子,不行吗?”袁雄见了急忙问道。
“竹丝太粗了,再细一点;间隙也太大了,再密一点。重编吧。”
“公子,”一名技师解释道,“我们编过很多竹帘,不用编得太密。”
“过去你们做的没错,现在不同,竹丝能做多细做多细,帘纹能编多密就多密。”
袁耀知道,他们按照以前的粗纤维制作抄纸帘,确实不用编得太密。但是如果用来抄袁耀制作的精细纤维纸浆,那就没法抄纸了。
两人正要再说什么,袁雄说道:“不必说了,照公子说的做,到时若是不好,不怪你们。要是不照做,到时耽误了事情,就是你们的责任。”
“是。”两人只好在不情愿中放弃编到一半的竹帘,重新加工竹丝从头再编。
放下竹帘,袁耀问道:“抄纸工和雕刻工招到了多少?”
“有经验的抄纸工只招到三人,正在带领十个徒弟整天练习抄纸。雕刻工有二十六人,这两天已经开始雕刻了。”
“这年头造纸工人太少了,能招到三个抄纸工已经很不错了,以后慢慢培养吧。”袁耀道,“走,带我去看看雕版图书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