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嘛,我也听说过。老伯,这里的人们,生活应该不错吧?”
“唉!公子,不瞒你说,土地虽然又肥沃又广阔,但绝大部分握在大户人家手里,种地的人只能从他们那里租地,要么就成为庄奴依附于他们。我的祖上曾是农户,因为捐税太重,负担不起,只得卖了田土,往山里迁移。”
“为何捐税这么重呢?”
“一是朝庭征得多,二是那些有财有势的大户们隐瞒了土地数量,最后落在我们这些小民身上的税赋就更重了。一年的收成,要交出去十之六七。据老人们讲,只有诸葛丞相治蜀的时候,情况要稍好一些。”
刘若风不再言语,他在思索。他出身寒微,又通晓史册,知道下层人民生存的艰难程度。即便是在朝庭最体恤民生的汉初文景时期,有些地方仍有百姓饿死的情况出现,其它朝代,状况就更为不堪了。“如此大好的河山,宽广的良田,为什么就无法让老百姓过上象样一点的日子呢?”谁能回答他?
经过一座索桥,牵着马走在木板铺成的桥面,晃晃悠悠的,下面的河水“哗哗哗哗”地奔流着。山民说:“公子,下面就是泯江。你不要害怕,这索桥虽然晃得凶,但却是很牢固的。”
如果是在以前不会武功的时候,刘若风或许心里会发虚;但现在的他,却没有感觉到一点儿害怕。——皆因他的内功已经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月儿西沉,两人点起火把继续赶路。田野间秋霜甚浓,山民加了一件外衣,而刘若风却完全没感到凉意。
终于盼到天明,道路上还没有行人,两个人便放马疾驰。无奈山民骑术不精,跑了一段后便慢了下来。刘若风只得耐着性子随行,也欣赏欣赏沿途的风景。
直至午后,远远地望见一簇拔地而起的群山,连绵起伏。
“公子,青城山就要到了。这可是一座天下名山,道门第一代张天师除魔斩妖,后来便是在这山上得道飞升!”山民的介绍中颇带有些自豪。
刘若风问:“老伯,青城山上现在还有道士修道吗?”
“怎么没有?山上的道士可多着呢,听说他们不但练丹,还常常练武。”
不觉间,到了山脚。刘若风付给山民三两纹银,山民千恩万谢地走了。
山底有一排草房,住着几名道士,专门负责接待上山进香的客人们,敬奉茶水,存放轿子或车马。
一名道士迎上来,稽首问道:“施主,请问你是上山进香还是另有事情?”
刘若风道:“听说青城乃天下名山,今日特意上山游览,顺道瞻仰天师仙容。”
“欢迎施主!请施主将马匹放在这里,我们会好好照料。不知施主什么时候下山?”
“这个……?要看我到时游兴如何,下山时间没有定准。”
“不打紧,施主尽管乘兴游玩。”这道士又指着山体问:“青城山山系庞大,有前山、后山,后山之外还连着更广大的山脉。从前山上主峰去也有两条小道,左边这条要近一些,会途经天师洞,有天师昔日修行的遗迹,但崎岖难行;右边这条虽远,相对好走一点,经过天师观,是现在我们修道者修练的场所。走哪条道,施主请自行酌定。”
刘若风仰头望望高耸的山尖,再看看天色,沿着道士所指右侧的小径攀登。
………【第四十二章 青城】………
道路曲折迂回,两旁古木参天,遮蔽阳光,幽深清宁,时见清清小溪缓缓流淌,更听得不知名的小鸟在林深处“啁啁”畅鸣。置身其中,让人一切烦忧皆忘。
“真是避世修心的好地方!”刘若风在心里赞道。
天师观矗立在半山腰,气势宏大,远远胜过乾元宫。进入观门,刘若风到“善缘台”,在“善薄”上写下自己的大名,捐了一锭五两的白银。知客道士稽首致意,递给他一把香烛,说:“施主,请到大殿上香。”
拾级而上,来到大殿之内,但见信徒们在虔诚地祷告祈福,香火缭绕。太上老君、张天师等神灵端坐神坛,享受着世人的顶礼膜拜。虽然刘若风认为神灵不过是人心的一种寄托,但他仍将香烛点起,在心中默默地为他所关心的人祝福,若水、马芸、竹青……
上罢香,刘若风在观中四处游览,参详张天师修道的遗物,观赏文人墨客留下的墨迹。
在一处高墙围起的院里,隐隐传出呐喊之声。刘若风想进去看看,却被一名中年道士挡住:“施主,里面是本观道士练功之处,请不要相扰。”
原来,昔年张天师除了道德高深而成为一代宗主,武学造诣也极为不凡。他的弟子承其衣钵,不但传扬道学,而且发扬武学,是为青城一派。其时,武林之中还没有少林,更别提武当,所以青城实际上是中华武术史上较早、较有影响的一个大门派,可谓是人才辈出、历久不衰。
“练功是这样神秘吗?”刘若风轻叹一声。
“绝学不外传,这是武林不成文的规矩!施主请见谅。”这道士答道。
“哼!一点三脚猫的功夫也敢称绝学?如此自我闭锁,何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