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以说。
皇上是真正的君父,将百姓们视为自己的子女!
父亲对子女好,乃是天经地义,没有任何图谋的!
“草民,多谢皇上!”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姓们泪流满面,跪在地上,面北叩首!
此时此刻。
秦昊已经乘船,一路乘风破浪,在津城码头上岸。
这次回京,秦昊并未大张旗鼓,而是异常低调,让静公公驾车,带着华真先一步返回京师。
翌日。
紫禁城,金銮殿。
大臣们都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皇上从南洋回来了!”
“不是说,皇上要去个一年半载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我听说。。。南洋那边出事了!”
“是啊!我也听到一些风声!皇上为了对付洋人和倭寇,居然愿意承担南洋诸国的军费!”
“什么?南洋那些岛夷小国的军费,我们大夏凭什么承担!”
“不仅如此!我还听说,皇上答应真蜡王,要让大儒们前往真蜡,创办书院,教化当地百姓,教他们儒家经义,让他们懂礼义廉耻!”
朝堂之上,不乏消息灵通之人。
南洋虽然遥远,但是从大夏商人的口中,大臣们还是得知了不少消息。
霎时间,朝堂一片沸腾。
特别是翰林院的大儒们,集体炸锅。
清流就是清流。
哪怕秦昊曾经肃清了翰林院,又从南楚调来大儒,填补翰林院的空缺。
他们就跟韭菜一样。
割一茬长一茬。
新韭菜和老韭菜,并无太大的区别。
不过,这些大儒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自命清高,目中无人,有着一副犟驴脾气。
皇上下南洋,这些清流本来就不同意。
不过,皇上太过强势,文臣们被打压的厉害。
再加上大儒宋鸾的前车之鉴。
他们也不敢太过造次!
毕竟,这一茬翰林院的清流大臣,大部分都是刚刚从南方来京师不久,根基不稳。
其中权势最高的,自然是太傅王孝儒。
即便是王孝儒,也跟当年颜青的权势,相差极远!
颜青可是敢在这金銮殿上,指着皇上的鼻子骂娘的。
现在的清流,谁敢如此放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