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会各友于蕺 > 第235部分(第3页)

第235部分(第3页)

“没错儿。”王通显然有些激动,伸开双手比划道:“足有小瓮那般大,怕不得有个七八百斤重,都是银子做的,纯银的。大人您还是过来看看吧。”

“那倒是要看看。”董策吩咐董勇振看好范介年两人,跟着王通过去。

那两辆大车就停在最外围,这会儿已经把上面的板子给打开了,露出了里面的情景,家丁们都围在那里看稀奇。

见董策过来,众人纷纷让开,董策凑到那车边儿上往里头看了一眼,也是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面前是一个硕大的银球,足有一尺半左右的直径,通体都是白银铸成的,纹理雪白细腻,既不发黑发乌,也没有任何的杂志,一看就知道是极为上等。若是把这银球给融了,铸成银锭那就是上好的金花银。

这么多的银子熔铸成一个球体,就像是狠狠的砸进了董策的眼睛里一样,造成的视觉冲击极为强横。

车厢底部有一个半圆形的凹陷,那银球便放在里面,而在银球的四周,则是固定了四块铁板,底下跟车板壁连在一起。在铁板和银球之间,则是垫了不知道多少层厚厚的布,如此一来,银球便是在里面稳如泰山,也不虞四处乱滚。

两辆车,只拉了两个大银球,再也没有别的东西。

董策伸手在银球表面轻轻的抚摸着,感受着那冰凉细腻的质感,轻轻地吁了口气。

就算是这两个银球一个六百斤,两个便是一千二百斤,也就是将近两万两雪花银!

飞来横财,真真是飞来横财啊!

董策这一次的行动,本来主要目的是打击范家,次要目的是获得范家的目的,实在是没想到竟然截获了这么多的银子,着实是让董策喜出望外。

但是接着他又是拧起了眉头。

一来是为什么?为什么范家要运送这两个银球去归化城?

二来是怎么办?这么沉重的银球,怎么运走?无论如何,大车都是不能带走的,否则的话很容易暴露,既然这样的话,只能用人力和马力拉走,可是对战马来说,七八百斤的负重,实在是太大了些。董策沉吟片刻,忽然眼睛一亮,道:“把这两辆大车给拆了,记住,只拆周围的车板,把下面的车厢板和这四块铁板保留下来,不得有损坏,明白了么?”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四二五 灭口

王通会意,赶紧应了。d…m

董策交代下去之后,便是转身又去了范介年两人那里,问道:“你们为何要运送两个银球去归化城?”

这个范介樯就不知道了,想抢都没法儿抢,范介年得意的看了他一眼,道:“大人,这俩没奈何,其实不是运到归化城,是运到沈阳去的。”

原来这两个银球,倒也是有个正规的名字,叫做没奈何。

说起来,这没奈何,还是晋商的发明。

晋商是很精明的一个群体,也非常的有创造力。他们开办钱庄,而为了周转资金,难免就要在各个钱庄之间来回运输金银等贵重金属,就算是不开钱庄的,一个大商队拉出去贩卖货物的时候,少不得也要随身携带者大笔大笔的金银。

这样的局面,一来是促进了镖局行业的发展。

像是清朝京城著名的会友镖局,也就是大刀王五的表镖局子,还有护镖侯杨家等等,这些都是名震一时的镖局,那个年景儿,仅在北京城大小镖局就有八十几家,这些镖局的主要业务就是为银号护送银车,货车。北京当时最有名的票号四恒,开出的银票通行北方八省,商人多使用银票做大额支付,这也减少了白银在市面上的流通,大额白银的支出往往是通过同城银号间拆借完成支付,大的钱庄往往在几个中心城市设有银库,比如说北京,天津,保定,太原、济南等地,就近发运,降低运输风险。

而另一个防止强盗土匪的法子,他们便把白银融了,铸成三千斤,五千斤重的大银球,一个足有大瓮大小,这玩意儿叫做没奈何。如此一来,就算是路上被土匪打劫了,那些土匪着急离去,也根本无法携带这等重物,只能没奈何的叹气,然后赶紧离去。到时候循着地点找过去,这大银球就还在。

没奈何之名,当真是名副其实。

而到了后世,尤其是清朝中晚期,依托着张库大道,张家口的商埠,晋商更是得到了一个极大的飞跃式发展,其财力还要远远超过明朝。那时候的钱庄,只要是大一些的,便都会造两个没奈何,就放在钱庄门口,也不派人看管。这等行为,就纯属是彰显财力了。

据说在同光年间盛极一时的大盛魁,有资本上亿两,年入白银上千万,每次大盛魁走口外的商队,几百辆大车的队伍里头运的全都是没奈何。不过大盛魁喜欢把银子铸成方砖的形状,一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