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稿可不是一张纸,而是一本本子,本子里面写写画画几十页,大部分是思路和灵感素材。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半成品。
真的能称得上是成品歌的,只有三首。
徐川接过来翻看了一下,第一首叫《改天换地》。
学习了这么久,他已经可以视唱了。
所以,在看了几遍歌词和谱子之后,他干脆跟着一句一句的唱了起来。
见徐川唱,沈华锦也一边用手打着拍子,一边跟着哼了起来。
一曲歌唱完,沈华锦摇了摇头道:“不好不好,本来就觉得不好,听你唱完了之后更是觉得太差了。”
“师父,这不挺好的吗?哪里差了?”
徐川这话不是奉承,是真的觉得挺好的,虽然距离一些经典之作还有一些距离。但比起一般的来讲已经好很多了。
“你再看看下一首。”沈华锦没有回答徐川的问题,而是让徐川看看下一首。
徐川闻言又翻了翻,这一首歌叫《腾飞赞歌》。
从歌词的内容来看,这首和上一首《改天换地》表达的内容其实都差不多。
都是在歌颂70年来国家所取得的成绩的。
看到这里,徐川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沈华锦总是觉得不满意了。
因为这两首歌的歌词,都在试图归纳这70年的成绩。
可问题是,这70年,国家的进步太大,成果太多。哪是一首歌能写完的?
写不完又非要写,歌词立马变得大而空起来。
那感觉该怎么形容呢?
就像是徐川当时在看网上恶搞的男篮训话配音一样。
那个话是这么说的:“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找到关键的问题,那么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我们要找到问题的关键!
如果说我们无法解决和找到关键的问题,那就解决不了问题的关键。”
当然,沈华锦的歌词不至于写成这副德行,但也不可避免的有点这个感觉了。
这一点是很不符合沈华锦的喜好的。
他一直跟徐川强调,说这种大而空的歌词,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和延续力。
当时看着可能不错,但再一看,矫情又无趣。
想到这里,徐川又把手稿翻到了最后。
最后这首歌叫《祝福祖国》,这首歌的思路和前两首就有了明显的差别。
它自然也歌颂了70年来的发展。但是没有像前两首歌那样,想要“归纳实际成绩”的感觉。
更多的是聚焦在民族的精神延续上,和对祖国未来的祝福上。
社会日新月异,十年就有一个大转变。
但大家骨子里的“勤劳向上、坚韧不拔、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爱好和平”等等美好的品德所构成的民族精神是永存的。
歌颂这个和祝福祖国未来会更好,确实要比前面想要归纳总结要好很多。
于是乎,徐川跟着谱唱了一遍这个《祝福祖国》,随后转头对着沈华锦说道:“师父,最后这首不错啊,我觉得可以的。”
“歌词是还过得去,但曲子不到位,没有朗朗上口的感觉。”沈华锦摇了摇头。
“师父,您这对自己的要求也太高了点吧。”徐川有些无奈的对着沈华锦说道。就这三首歌,自己估计一辈子都不一定写的出来。
“今年是70周年,我今年也75了,我虽然出生在建国前,但成长在建国后。国家的发展史,也是我个人的成长史。
国家还会有下一个70年,下下个70年,但我没有了。所以我必须得拿出一首最好的作品出来给祖国庆生。”
沈华锦这话一出,让徐川感觉心里有一些难受,只见他开口道:“师父,您这作品已经够好的了,您就别纠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