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胡同老照片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齐白石—一次自然生命的铺展(1)

站在齐白石居住了31年,直到他生命最后的小屋门口,可以看见四周已经挤满了巨大、僵直、硬挺的高楼,开着玻璃窗,袒露着明晃晃的心脏。它们轻声地凑着靠近过来,像黑夜的狼群一样伺盯着眼下这几间破败的老屋。

门上写着的“谢绝参观”,把我挡在了齐白石生前生活场所的视线之外。这个房子是一个并不太大的器皿,装满关于他的记忆后就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了,可是奇怪得很,这里一开始,还盛装着供成群结队的人用来润喉咙的清水,然而,现在竟倏地在急忙赶来的人面前,变成一个湿嗒嗒的、发黏的土罐子,只装了无尽的荒凉和为数不多的几声孤寂的咳嗽。浓厚的阴影重重地压在这个小院子的胸口上,于是这小院仿佛是一个正趴在母亲膝上酣睡的孩子遇上汽车相撞时,猛然被震动惊醒了。它试图埋下头,把眼睛再睁大来看,是不是还没脱离刚才混混沌沌的梦?然而,它的怀疑已没有了容身之所。

时间像一小丛火,慢慢且细细地煨着历史的药罐,直待到岁月的清水完全变成浓黑的中药汤。

齐白石原名纯芝,后改名齐磺,号渭青,字濒生,别号“白石”,是借用故乡湖南湘潭老家的一个乡村驿站“白石铺”的名字而起。

他只读过一年书,从15岁起便当起了木匠学徒,但是,齐白石把这项“下等活”做得很有滋味。他经常摹习《芥子园画谱》,使自己雕花的技术臻于“庖丁解牛”般的境界。

1888年,齐白石先后向一些乡里名士学画,并请陈少蕃教他诗文。以至后来,他自我评价: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从1864年到1901年,齐白石都没有离开过故乡。在故乡,每天总可以偷听到一点天地中的事,闻见造物者带有泥沼气的智慧,即便回家时,口袋里也不忘塞上一点轻快、一点烦恼。

这使得齐白石的画纸像一个奇怪的旋涡,以往旧文人根本不屑的什么农民干活用的钉耙、镢头、竹筐、瓦罐等都统统被卷了进去,乡间的各种草虫、青蛙、鱼虾、瓷器以及放牧、打柴等都成为他画面上的题材,甚至算盘、秤砣、老鼠、蚊子都越过名声的藩篱,没入画中。

因此,他的画里不小心就塞满了田地里绿油油的草树的清香,混进了孩童们热闹的歌谣,以及本分的老农劳作过后歇息时的余慵。他的心是一座宽敞的宅院,任由自然万物的声音和光辉进出。

在眼下一些艺术家的新鲜视角中,“寻常”已经是一条在入口处写着“此路不通”的窄径,是对艺术家发挥才能的限制。这样一来,“内容”上的穷途末路,则直接致使更多的人在艺术形式上求新求变,蹊跷的“主义”、复杂的“理论”成为创作市场上的俏货。

可是,艺术并非为显示艺术家过人的才智而生,艺术作品不是为理解力惊人和偏于病态的读者准备的。艺术家也用不着披肝沥胆地硬要造出个奇形怪物来。“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故其人往往多寿,至如刻画细谨,为造物役者,乃能损寿,该无生机也”(董其昌),艺术是人性灵栖息的居所,齐白石本人97岁的高寿就是生动的说明。

在故乡待了近40年的齐白石,在不惑之年,开始接触外界的天地河流。八年里,他“五出五归”,游历了陇中、岭南、江浙等地。然而,他的艺术爆发力此时仍冻结在一片混沌当中,头脑里依稀只是一片家乡“寄萍堂”模模糊糊的光景。直到家乡遭遇战乱,军队和土匪竞起,齐白石为了养活家庭和躲避灾祸,来到了北京,碰上了陈师曾。在一座城市,同一个人偶然的相遇,竟然使得已经57岁的齐白石,终于等来了自己艺术创造力的觉醒和艺术才能的迸发的时刻—“衰年变法”。

好比是偌大的竞技场上款款走来一位头顶苹果的窈窕、端庄的女子,她就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头顶放着的那颗鲜艳的红苹果是“求变”。台下走上来中国勇士吴道子,他拉开大弓饱满如圆月,一箭将苹果射落在地,女子毫发未损,吴道子向着沸腾的人群欠身致意:“I’am后羿也”。这时,西班牙游侠毕加索也紧跟着上来,将苹果一箭射穿,得意地说:“I’am罗宾汉。”眼看着,齐木匠竟然也趁人不备,从后台潜到了众人的视线当中,颤抖着拉开了弓,这一射,极有可能不但射不中苹果,还把公主的命给了结了,然后以一句哆嗦的:“I; I am sorry”了结,可所幸历史没有给他机会去演绎如此荒诞的戏剧情节。

齐白石—一次自然生命的铺展(2)

齐白石的变法成功了。

这一场背水一战为他一刀劈开了造物主永恒创造力的洞天:“红花墨叶”的大写意臻于造物者本身的意志。这时,齐白石所创造的整个画面的世界,正在掀起一场极其庞大的解放运动,在每一个纤维的交叉网点里,都有无数亿个生命从梦魇的壳壳里冲出来。某种生命的热情在四周飞上飞下,四面八方都洋溢着一种柔和的生命躁动的声响,好像是每一刻流连在画中的灿烂的分秒,喃喃地在田地间举行着欢宴。

“衰年变法”已经是1903年初来北京的齐白石19年之后发生的事了。

1919年,决定定居北京的齐白石先住在法源寺羯磨寮;后住在陶然亭附近的龙泉寺。

1920年,住在闹市口石灯庵,还一度住帅府郭葆生家避难,后又迁去象坊桥观音寺。

1922年6月,住在西四三道栅栏。

1923年秋冬之际,搬至高岔拉1号。

这些年里,齐白石一直都处在被谋生的重负压抑下的痛苦之中,在北京失重般地漂着。“衰年变法”,细细的绳子上悬挂着齐白石“饿死京华誓不休”的决绝和痛楚。他自己曾经叙述当时的卖画生涯:“我的润格,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生涯落寞得很。”

齐白石早期的画以八大山人为师,山水学金农,但当时八大山人的画路在北京没有多大的市场,在画家们哀叹“冷逸如雪个,游燕不值钱”的大环境下,还没有名气的齐白石,不但要维持生计还得同时撑起湘潭和北京的两个家,可想有多么艰难。“一身画债终难了,晨起挥毫夜睡迟”,经济的问题一生都不间断地向这个勤勤恳恳的老木匠挥动起鞭子,重重地落下。

然而,变法的初见成功并不意味着齐白石就此摆脱了过去的境遇,就此得到了或者金钱或者精神等不同方面的满足。他仍然在艺术的边缘孤独地踩着独轮车,歪歪扭扭,尽量把持着艺术和生活之间微妙的平衡,不至于跌落到生活底层的深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