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胡同老照片 > 第16部分(第1页)

第16部分(第1页)

新林院8号的房子高大,有时又没有暖气,冬天取暖靠煤炉。梁思成为了把室内弄得暖和一些、便于林徽因养病,他在屋内生了四个半人高的大铁炉子,每天生火、加煤倒煤渣这样的粗活,全由他一个人包了。

可林徽因并不是窝在巢里的鸟儿,她对梁思成的学业有着很高的渴求,她自己也竭尽所能地支持梁思成的事业。林徽因经常随同梁思成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为了测量建筑物体的平面,她总是上梁爬柱。林徽因也像梁思成一样热爱古建筑,当她看到北京的旧牌楼等一些古建筑被拆掉时,就向上面呼吁,但得不到回应。孤立无援的林徽因便把气全出在了梁思成身上:“一个堂堂男子汉,却保不住一堵墙!算什么好汉,待在家里哄孩子算了,还有什么颜面到外面晃荡!”

1955年4月,古建筑保护的伤心事从此与林徽因一刀两断。

林徽因走得十分干脆,对梁思成的批判却拖拖拉拉地跟上来了。配合梁思成一块出演这出戏的同道逐次退场,观众走了,道具撤了,布景拆了,他一个人在如同填充宇宙的假想物质—“以太”当中、一个自己假设出来的空间里手舞足蹈、歌哭笑骂。一个人在这个比金属还难刺穿的孤独里待着,没有人和他对话,也没有人同他争辩,甚至连一句温柔安抚的款款细语都再也无从听到。

而谁知道紧贴在这个“孤独”窗户上的—是挖土机张牙舞爪的可笑模样、吊车狰狞的长条脸和发动机谄媚的“嗡嗡嘤嘤”,藤条先爬满他孤独的外壳,灰尘再扎实地落上一层,这个过程就像一片绿叶落进一片树林、一滴水掉进河里一般自然。谁都不会想到或者注意在那一个万事万物都是新生的时节、一个狂热躁动的时代、一个书籍和学校比长安街上的灰尘还多的“文革”岁月,竟藏着掖着这样的一个“孤独”—比荒漠还空旷、比现代派戏剧还荒诞、比胡同深处的那些老宅子还破败的孤独。

然而,这世间还有比没有回声的孤独更可怕的东西吗?

又记:在2007年3月7日星期三晚,于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科学教育频道的“人物”栏目,播出了对主持重修天安门的大木师傅—孙永林的专访,这位头发、眉毛、胡须都已变白的老人,对当年的这个绝密工程进行了不慌不忙地解密:原来,北京后来留下的几座老城楼之所以非拆不可,是因为当时的政府在解决重修天安门所需的大量木材的问题上遇到了困难,因而不得不“拆了东墙补西墙”。孙永林老人亲自参加了城楼的拆卸,他说,他们拆完西直门之后才发现其8米的柱长不够,而于1969年遇到历史上第三次重修的天安门,需要12米的柱长,老人说,没有办法,这些东西只能作劈柴用,而且,在拆西直门的过程中,发现就在城墙里还包着一个元代的小城门。尽管当时的梁思成已经是见不得光的“牛鬼蛇神”,但他每天最关心的事就是这几件“壮举”的进行情况。

梁思成—扛不动的北京古城(6)

“‘你看他们会保留这个元代的城门吗?’他怀着侥幸的心情对我说,‘你能不能到西直门去看看,照一张相片回来给我?’他像孩子般地恳求我。‘干吗?跑到那儿去照相,您想让人家把我这个反动权威的老婆揪出来示众吗?咱们现在躲都躲不过来,还自己去挨批呀?’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忽然,我看到他的脸痛苦地痉挛了一下。”梁思成的第二任夫人林洙在传记中这么回忆道。

西直门的木头从百姓家的烟囱里飘出去了,东直门的楠木则被拖到了天安门,成了斗拱和檩子等其他的杂件。

人们嚷着:“天安门长高了!”老人的同事说,天安门长高了83公分。

赵朴初—竹影扫街尘不动(1)

赵朴初的静心佛堂设在南小栓胡同里。

南小栓胡同曾叫东拴马桩胡同,早年曾是吴佩孚养马的地方,胡同紧挨东绒线胡同,北靠长安西大街,从六部口朝南走不了几脚路便到南小栓了。南小栓胡同很小,赵朴初故居就在胡同当口的1号院,院门开在院子东南侧的拐角上,现在高高的门楼和院墙,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原大门和围墙倒塌后重新修建的。

这座四合院与北京普通的官舍并无二致,也是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进了大门沿门廊西拐,便是东院。天然植物构成的篱笆墙,使东院与中院形断意连,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照应。东院有两间屋子,外屋是赵朴初的小书房,里面一间是佛堂。佛堂虽小但如法如仪,正中供着一尊手持圆满印的卢舍那佛像,在大佛像下方的几案上,供奉着许多小的佛像和如意宝塔,香火、供品以及鲜花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在这里,赵朴初为中国当代佛教许多大事动念、发愿,与世界闻名的高僧大德切磋佛学。

中院是起居室、餐厅及服务人员的房子,院内有几株修竹和两棵枣树。西院是整个宅院的主体部分,北屋中间的大厅,是客厅兼书斋,并起了个很有禅意的名字“无尽意斋”。东侧是赵朴初的办公室和卧室,西侧的房子住着夫人的妹妹陈晓致一家。

赵朴初与北京真正结缘,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

1949年秋天,赵朴初从上海到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见到毛主席。

1953年,赵朴初离开上海赫德路53号的住宅觉园,带着从老友吴企尧那里借的一点钱,作为安家费到北京定居。这时,他已是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此之前,他曾是中国救济总会上海市分会副主席,华东军政委员会人事部、民政部的副部长。

刚到北京的前十年,赵朴初住大拐棒胡同,1962年搬到南小栓,一住就是38年,直到2000年5月21日在北京医院往生。

这一个院子就像一块三角洲,人们来来往往,像不舍昼夜的山溪在这里汇流,冲刷。这里的花草树木岁岁更新、年年常绿,它们为主人开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姹紫嫣红,凋零了十年浩劫的草摧树折,绽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万山红遍,一直热闹地吵到赵朴初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在这期间,不管主人被打成“牛鬼蛇神”地位卑微,还是荣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官位显赫,它们都是神清气定,可惜赵朴初已是这所房子的一位故人。

南小栓1号像个大瓦罐,里头装满岁月,满到流溢出来。就如同一座被爬山虎裹得只剩下几扇窗户的古堡,故人的往事,就像这满墙好事的爬墙虎一样,不由分说,按照自己的喜好把老房子变成了自己心仪的样子,而在这种貌似生机茁壮的外壳内,是被乱涂乱画的历史真相,不用妄想在其中找到任何过往经历的蛛丝马迹。谁还能期望1000年后有多少人能记得赵朴初,就算还记得他,还有谁能从这面目全非的房子前看到主人的前世今生。

毛泽东曾指着赵朴初对旁人赞道:“这个和尚懂得辩证法。”

周恩来称赞赵朴初“是国家的宝贝,是活菩萨”,并亲自介绍他参加作协。

李维汉在一次会议上讲道:“朴老学问大得很,佛教很多东西,我不懂,我就请教他。”

日本著 名佛教领袖,京都清水寺大西良庆长老,在他108岁圆寂前十天,为清水寺大讲堂预写楹联,只写了“风光千里来”的上联,下联嘱咐弟子等赵朴初居士来寺时再续对。后来赵朴初到清水寺,亲自对了“妙法一音演”的下联。在此之前的1982年,赵朴初曾奉大西良庆长老之意对过一个上联“竹影扫阶尘不动”,长老的下联是“月穿潭底水无痕”。

北京一位对历代书法有精深研究的评论家说:“在中国书法历史上,有五位僧侣大书法家,他们是北魏北齐人道壹、陈隋人智永、唐人怀素、民国时的弘一和当代的赵朴初。”

赵朴初—竹影扫街尘不动(2)

究竟是哪方的神庙,供奉出了这样完美圆满的菩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