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剩下几个哈哈珠子,打瞌睡的打瞌睡,闲聊的闲聊,胤禛也低声和胤祺讨论起来:“这不就是千里传音?”
“要么是千里传音,要么就是一按那个机器,就成顺风耳了。”胤祺道。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我之前听一个道士说,他师父就能听见百里外的声音。”胤禛道:“你说得那个机,可能就是法器之类的。”
胤祺摇头,“不是不是,法器哪儿是随便一个人就能用的。书里的你们都是刚到未来的,很快就能用这些东西了。”
胤禛头又开始疼了,地球的问题还没琢磨明白呢,又来这么多“机器”。
他揉揉额角,没再细问“机器”的事儿,而是问:“未来大清怎么样了?”
“大清?大清早就亡了。”胤祺道。
胤禛心口一痛,他五弟怎么能面不改色、语气轻松地说出这样的话。
胤祺见四哥捂住了胸口,忙拍拍他肩膀,“那是三百多年后的世界,而且话本里的内容,四哥也不必全当真。”
胤禛冷静了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有哪个朝代能千秋万世。这么一想,三百多年后,大清亡了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而且这话本跟《西游记》似的,更不用当回事啦。”胤祺不满道:“里面提到的饭菜也是用机器做的,记下做法也没用。”虽然不看美食话本了,但小家伙本能还是留意吃的,兄弟们穿越过去的第一天早上吃的是烤面包,但这叫“面包”的东西不是用炉子烤的,而是用一个叫“烤箱”的机器。
而且那面包里面夹酱料和火腿片的吃法,听起来也不怎么吸引他。和馒头夹肉片差不多意思。
二人正说话,胤祉和鄂尔泰回来了,胤祉对胤禛道:“教洋文的卫师父快到了,咱们去外面等着。”
胤禛想起正事,赶紧站起来,跟着胤祉出去了。
胤祺和两个哈哈珠子也回到他们上课的地方,张英师父已经到了,三个小萝卜头赶紧道歉。
张英师父哪儿会和他们计较,忙摆摆手让三人坐下,开始讲今天的汉文课。
然而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张英总觉得今天的三个学生都心不在焉,五阿哥和富广是老毛病了,专注听讲才是难得,可一向认真的鄂尔泰怎么也眼神游离,心事重重的?
难道是自己讲得不好,张英师父一时陷入了自我怀疑,下回得往里加几个故事了。
而上书房外,胤祉和胤禛终于等到了给他们教洋文的师父。
给四个阿哥教洋文的是一名来自英国的传教士,叫大卫,阿哥们都叫他卫师父。
他本来是个裁缝,因为对东方的丝绸很感兴趣,教会招募传教士时,他就报了名。
康熙让他给阿哥们教英文,单纯是因为他是英国人,比那些意大利、比利时的传教士说得更为标准。
大卫除了英文标准,会做衣服外,几乎没什么长处。对于阿哥们提出的科学问题,他也是一脸懵。
他大大方方地承认,“这个问题臣也不会,但臣有个朋友对此类问题非常感兴趣,臣可以帮你们问问他。”
“他也在大清?”胤祉迫不及待地问,恨不得立刻就把那人叫来讨论一番。
大卫道:“他在英国,臣可以给他写信。”
胤禛皱眉,“那不得等到猴年马月。”
“半年后朝廷要派人去英国,正好臣的信也可以让他们带过去。”大卫笑呵呵地道。
俩小孩不死心,胤祉跟胤禛商量,“我们要不去问问南大人?”南怀仁南大人是目前品阶最高的传教士了,非常博学。只是年纪大了,这两年康熙没给他安排太多的任务。
胤禛点头,又吩咐表情有点尴尬的大卫,“卫师父也别忘了写信,”他顿了顿道:“听说你们英国有个皇家科学院,里面人才辈出,应该对此类问题有所研究。”
大卫提起这个,立刻骄傲起来,跟他们介绍皇家科学院的牛人。
至于这些人的科学成就,大卫也说不上来。
因为胤褆和胤礽来得晚,都不知道俩弟弟私下向师父请教了问题。课上大卫又忍不住说起英国的莎翁。
然后给他们讲了莎翁最著名的戏剧——《哈姆雷特》
屋中的小少年们听得聚精会神,一时同情这位王子,一时又为他的优柔寡断生气。
胤褆急得拍桌子,“要换做小爷我,早冲过去一剑砍了那老东西!”
“太草率了不好,定然要做缜密的安排。”胤礽道:“不如假意臣服于皇叔,再暗中联络他父皇的旧臣,逼宫造反。”
胤祉和胤禛都觉得二哥这计划更好,附和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