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静菲一想觉得也对,心里也没有刚才那么紧张了,稍稍松开了手。
洛华示意他们调暗手表的灯,然后悄悄地朝侨区慢慢摸索去,看见在那团火光前还有一个人影。洛华心里暗自地想这么晚了墓地里会有什么人呢?脑子里忽然一闪,想起来现在正是清明节期间,很可能是来扫墓的人。
洛华放心地说:“是清明扫墓的人。”大家顿时松了一口气。
待走近后,见一位孤单的老太太正在墓前一边烧纸,一边对着墓碑说话,墓碑前的火纸正在燃烧,下面已经堆积了厚厚一层灰烬,看来她已经在这里呆了很久。从话语中隐约可以听出,大概是悼念她去世已久的亲人。
沐兰关切地问道:“老奶奶,这么晚了,您在这里悼念什么人啊?”
那老太太听见旁边有人对她说话,缓慢地转过身来,一头银白色的头发,火光把她的脸映得直亮,一双灰棕色的眼睛诧异地看着眼前的女孩,和她旁边的三个同伴,似乎没有意料到这么深的夜晚会有人来打扰她,不过她很快就恢复了平常的神情,默默地说:“这里埋的是我的丈夫。”
洛华注意到老太太的肤色很白,高而窄的鼻子,似乎是白种人,于是大胆的问了一句:“您好像不是中国人?”
“噢,小伙子,我是美国人,我的丈夫才是中国人,”老太太用中国话流利地说道,“而且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杭州人。”
这时周亦星好奇地问道:“你们怎么认识的?”
大概是在这里坐了很久,又见这几人没有立刻离开,她似乎有很多话想找人倾诉:“在他十八岁的时候,发生了车祸,他父母双亡,一时断了经济来源,他也被迫中止了学业。他还有一个叔叔在旧金山,于是他就只身一人带着梦想,来到了美国的旧金山投靠叔叔,他的叔叔在一家餐馆打工。当时除去路费,他身上所剩无几,于是餐馆的老板就收留了他。他烧得一手很棒的杭帮菜,因此店里的顾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他还弹得一手好吉他,经常晚上在忙完店里的活之后,独自一人在旁边的小河旁一边弹吉他,一边唱着他家乡的歌谣。”说到这里,她眼神里泛出一丝熠熠的光彩,仿佛回到了昔日的记忆里。
“有一次,这美妙的吉他声和歌声吸引了一个夜晚出来散步的女孩,那是餐馆老板的女儿,一个喜欢跳舞的女孩。他是一个很腼腆的人,可是他做事情很勤奋,他教会了女孩很多东西,他们在一起很快乐。你们听,我的中文就是他教会的,你们不知道我到现在也就只会写他的中文名字,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能够讲就很了不起了。”她的脸上出现了快乐的微笑。
“后来老板把女儿嫁给了他,把餐馆也交给他打理,他很有头脑,把店管理得井井有条,也开了很多分店。”
“还是烧杭帮菜么?”曾静菲插问了一句。
“是的,孩子,那都是很受欢迎的美味食物噢。”
“我们一起快乐地生活了很多年。他很爱自己的家乡,临终前除了一小部分财产留给家人外,把另外一大半都捐给了杭州的一家孤儿院,而他说自己的遗愿就是要守护在西湖旁边,我知道他心里一直都在怀念故乡的山水。每年到了你们这里叫‘清明节’的时候,我都会来陪他一起说说话。”她坐在墓碑旁边娓娓说来,就好像这墓地里只有她和她的丈夫俩,在一起快乐地回忆他当年的故事。
“你的儿女怎么不陪你一起来呢?”周亦星好奇地问道。
“前些年的时候,她们会陪我来杭州,后来渐渐地忙了,抽不出时间来。她们没有时间,可是我有时间呀,于是我就一个人悄悄地来了。”说到这里,她的表情就像一个悄悄离家出走的孩子,有一种窃喜的自由。
“年轻人啊,你们这么晚了要去哪里?”那美国老太太抬头望着他们问道。
洛华说:“噢,我们也是来这里扫墓的。”
沐兰开口关切地对她说:“夜晚天气很冷,您要保重身体,赶紧回去吧。”
“谢谢你的关心,孩子,还有纸没烧完呢。”
她烧完最后一叠纸,默默地望着那墓碑上恍如隔世的照片,笑了笑,然后说:“荃,亲爱的,你好好休息吧,我明年这个时候再来看你。”她说完后准备从坐的石头上站起来。
他们连忙上前扶起老太太,看着她告别后,朝陵园的正门方向慢慢地走去,最后整个身影都消失在黑暗里。
夜晚的气温越来越低,湿气也不断加重,四周慢慢地升起薄薄的雾气,整个墓地都笼罩在雾中。他们把上衣的拉链往上拉得最高,保持体温。
“翠华园的入口就在这条路的尽头。”洛华指着一条路说道。
翠华园是普五区、普六区和侨区等墓区的入口,因为他们是从后山直接进陵园的普六区的,所以他们现在要先出翠华园。走了大概十来分钟,看到一个入口,出来后一看那门果然是“翠华园”,外面是一块很宽阔的平地,通向不同的墓区入口,一个花坛正落在中间。
周亦星问道:“到烈士陵园了么?”
“烈士陵园的入口就在这附近。”洛华看了看四周的环境说道。
“你们看,那边好像有个很大的入口处。”曾静菲指着右边说道。
他们走过去,却看见一个斑驳的石门,灯光照到那石门的门框上,写着“明秀园”三个字。
洛华说:“明秀园的南面就是烈士陵园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