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文艺生活的唯美句子 > 第80部分(第1页)

第80部分(第1页)

这两年大家的日子过的好了,但习惯还没改变,到了这天家里人大多会回家吃饭。

林子轩和慕姗姗一进院子就能闻到弥漫着的肉香味,每家几乎都这样,这就是习俗。

林晓玲从电影学院赶了回来,这种解馋的机会她可不会放过,学校食堂里的饭菜谁吃谁知道,只能说价格实惠,量大管饱。

等两人进门,郑秀莲把早就炖好的肉汤端了上来。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饺子,喝着羊汤,随便聊着闲话。

晓玲同学对慕姗姗的签售会很有兴趣,还帮着算了一下版税的收入。

“十五块一本,这都快卖出去三万本了,百分之十的版税,那就是四万五啊,要是卖出去一百万本,那就是150万,这下发财了。”林晓玲兴奋道。

“没那么多,一开始读者感兴趣,销量好,以后就慢下来了,出版社估计最多也就30万册左右。”慕姗姗解释道。

这本《我在美国的180天》第一次印刷五万册,一个月销售出去三万册,成绩不错。

慕姗姗毕竟不是那种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即便在华国电视台也不是最有名的主持人,她只是占了先机,成了华国电视台第一个出书的主持人。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后就会掀起主持人出书的热潮,毕竟谁也不会嫌钱多。

不过,这笔钱不是一次就能拿到,书卖出去才能收钱,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拿版税就是这样,讲究细水长流。

“那也不少了,好几十万呢,原来写书这么赚啊,我也去当作家好了。”林晓玲羡慕道。

“别三心二意的,好好学习,等你出名了,再讲写书的事吧。”林子轩教训道。

“老哥,别光说我啊,你还是个作家呢,嫂子都出书了,你呢?”林晓玲取笑道。

“我要是写通俗小说,比这个还畅销,吓坏你们。”林子轩夸张道。

“你就吹吧,反正也不上税。”林晓玲低声道。

这是在家里,兄妹两个闹惯了,说说笑笑地就过去了。

“对了,老哥,郑教授让我问问你,咱们那个纪录片的版权问题,导演系准备重新拍摄制作,好像是当作一种新的纪录片类型,弄好了兴许还会送到国际电影节上呢。”林晓玲高兴道。

林晓玲不大懂这些,郑洞添较为看重。

实际上,这部纪录片的商业价值不大,除了圈内人和纪录片爱好者,没什么观众会来看一部影像粗糙,制作低劣,没有明星的片子。

光是采用了过期胶片这点就没办法在正规的影院放映,只能走录像带的路子。

想靠这个赚钱基本上很难,它的价值在于形式新颖,为华国纪录片开了一个新的方向。

郑洞添想把这部纪录片重新制作一下,填充内容,加上配乐,让其更为完整。

当初林子轩和林晓玲只拍摄了一天,很匆忙,没那么多的讲究,整部纪录片非常的原始。

郑洞添是京城青年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想重新制作这部纪录片很容易,就当是导演系学生的实践课程了,让这些学生按照这个思路自己拍自己剪。

如果最终的成品还不错,就送到国际电影节上试试看。

他询问版权的事情,是在担心万一这部纪录片在国际影坛获了奖项,引起纷争就不好了。

他在电影行业混了几十年,看的很透彻,大家争来争去的,无非是为了名和利。

“版权归你了,你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林子轩想了想,决定道。

他对这部纪录片不怎么看重,原本就是给妹妹考试用的,如果真拿到什么奖,那林晓玲以后在这个行业会走的更为顺利,没什么不好。

林晓玲回到学校,向郑洞添汇报了结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