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婚后,举案齐眉,日子倒也美满。
唯一不足者,两地分居,大流马在济南府学艺,半年才能回来一次。
后来,艺成出师,大流马和师弟庞华山共同创立大流杂技团,组成草台班子,游走江湖。
兄弟俩,肯吃苦,能受罪,很快打出名气,班子红红火火,攒下了不少钱。
刘月娥也被大流马接到杂技团,负责打理表演人员的道具服饰。
刘月娥手巧,总是能把武服、汗衫、马褂裁剪得天衣无缝,杂技团的人穿在身上,很合体,无论是表演上刀山,还是胸口碎大石,还是吞铁球,还是鹅幻魔术,都能衬托出一股浓浓的江湖气息。
杂技团的人都夸:“二嫂手真巧!”
那时的大流马,还未成就大名,团里的人都称呼他马二爷,刘月娥自然就被称作“二嫂”。
马二爷事业心很重,尤其对魔术,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他自己翻新手法,钻研各种技巧,甚至不惜重金,拜访民间高人,请求恩传一术。
他要做整个大清朝最厉害的鹅幻高手。
在所有人还沉浸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封建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时,他的心已飞到九霄云外,他在南京和上海见过外国魔术师的表演,他希望有朝一日,他能代表中国,出国表演,让鹅幻之术,震惊全世界。
常人眼里,这叫离经叛道,但马二爷不同凡响,山东马家庵村的普通村民,要做一些常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
时代造英雄,清末朝廷的分崩离析、康党的君主立宪、中山先生的民主共和、袁世凯的小站练兵,租界里的洋钟、汽车、洋面包,对一个常年在外跑江湖的人来说,这种在中华大地上不断上演的新旧碰撞大戏,都深深地感染了他。
他的心早已澎湃不定,发誓做世界第一等。
后来,他做到了,大清国第一家出国巡演的杂技团——大流杂技团,名震四海。
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由于他醉心于魔术,醉心于杂技,整日扑在鹅幻之术上,疏落了感情。
几乎没有陪伴刘月娥的时间,女儿家是需要细腻的沟通的,哪怕听她唠叨一句话,哪怕走过去抱她一下,都能让她温暖。
可马二爷走火入魔,除了每月例行公事,鲜有时间和刘月娥谈心。
毕竟,他要管理几十人的杂技团,他要钻研更高超的魔术技法。
庞华山,见缝插针了。
其实,他的本名叫霍四栏,字九龄,人称“棺材瓤子”。
霍四栏是中年之后才发胖的,年轻时小伙容貌不错,白白净净,还没呈现梨状。
眼见自己师哥每日忙于案牍,二嫂清清冷冷,无人来疼,他便时不时地嘘寒问暖,六时请安。
去各地演出,也会留心当地的特色,譬如到了北平,他会买京八件点心,送给二嫂。
到了苏州,他会买丝绸绫缎,赠与二嫂。
甚至在街头看到一只小花鼓,他也会买下来,逗二嫂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