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连环计百科 > 第25部分(第3页)

第25部分(第3页)

一会儿又有人来报:“大人,朝廷来函了无粮可拨。”绞尽脑汁的牛建彬拍了一下桌子说:“嗨!真的到了山穷水尽已无路的地步了吗?这该如何是好啊?”

为了救济灾民,李宛秀在自家门外设起了粥棚。一干就是几年从没间断过。近来李宛秀自家也要没粮食了,怎么办呢?

情况十分紧急,眼看牛建彬赈灾工作就要走上绝路的时,奇迹发生了。

两辆载满粮食的马车正朝府衙走去,前头的那辆马车上,还坐着一对老年夫妇。

刚从粮库视察回来的牛建彬大人,正在屋里焦急地踱着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老天啊,库里都没粮了,你让我怎么办?”

突然,有人来报:“大人,衙外有人送来两马车粮食。”

“啊,这真是雪中送炭。天助我也!快,我去看看这是那位好心人呢?”他边猜测着边迎了出去。

远远地,牛建彬认出来了。他们是父亲、母亲、二哥、三哥还有邻居的兴旺三叔。

牛建彬疾步迎了上去,跪倒在父母亲面前,他激动得一时没说出话来却落泪了。

“起来吧!人之初性本善,行善是人之本分,爹娘这么做是应该的。”用不着那么激动。牛重天牵了一下儿子说。

薛春燕心疼儿子说:“儿啊!难为你了,看来做个好父母官也挺不容易的啊!”

“爹娘,儿子激动的是二老这么大高龄的人了,还能身体力行。儿让爹娘操心了。真是对不起了。”

在牛建彬的府上,儿媳李宛秀亲自给公婆上茶。

“爹娘,你们走这么远的路,路上也不太平这多让人后怕呀!”儿子埋怨着。

“爹娘,你们都这么大年纪了。爹的身体近来又不太好。以后这些事就让年轻人去做好了。”李宛秀关心地向两位老人家建议。

“放心吧,孩子。我们心里有数的。”李宛秀安慰着。

“赈灾要断粮了,这是个大事,只有亲自来送粮我才放心!看,我走这一趟,倒觉得比在家里还要舒服着呢!”牛重天解释着。

“宛秀,听说你在为灾民施粥,这是好事啊!家里的事本来就不轻,你可不要累坏了。”薛春燕关心地说。

牛重天高兴地称赞:“做的对啊!不愧为忠良之后,这才是我牛家的好儿媳妇呢!”

李宛秀听了点点头,离开了。

府衙粮库那边又有粮食救助灾民了。李宛秀的施粥善事也可以继续下去了。

在府衙门前,朱子涵远远地看到了自己的好同僚牛建彬,并发之内心地敬佩人家做出了这番大事好事。朱子涵更觉得自己很有幸的是,看到牛建彬大人这双被受尊重父母亲。

他们的善举让朱子涵肃然起敬,这两位善良的老人也太伟大了,他们不仅做了一件大善事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了一个这么杰出的儿子。

朱子涵发自内心地爱戴着这两位老人。他怀着崇敬的心情远远地给他们鞠了一躬。

朱子涵转过身来对张,王二人,说:“我们走吧!这里是最让人放心的地方。根本就用不着任何人来替他们操心。”

数月以来,朱子涵为了灾区的百姓,能早日脱离水患带来的苦难;恢复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他吃不好,睡不好,休息不好,克服了种种困难,排除了灾区上的种种隐患。

朱子涵经历了千辛万苦,几乎走遍了灾区的每一个角落私察暗访,发现很多的问题,都给与妥善地解决。

朱子涵的南巡所到之处,很受百姓欢迎,也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一致好评,但这同时他却得罪了不少的同僚,甚至王亲国戚。

清晨;太阳升起来了。客栈里,张大虎把为朱大人重热的饭菜,又重新端上了桌子。他坐在桌子旁边等朱大人醒来。

张大虎知道朱大人这几个月太劳累了,看他起得晚了也不忍心地去叫醒他。张大虎等等,再等等。这时,王小龙进来了。

“朱大人从来没有这么晚不起来的,会不会……”王小龙不安地说。

张大虎也觉得不对劲,他说:“走看看去!”

他们急忙来到朱大人的床前。

张大虎伸手在朱大人的额头上一试,吃了一惊说:“不好,大人病了发高烧啦!”

王小龙也伸手去试朱大人的额头说:“这么烫,叫醒大人吧!”

牛重天有病了。有了病的他,特别想大儿子建文和孙子。睡梦里,他常常叫那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的名子。醒来后,他就告诉家人说自己看到孙子了。

六十三岁的干女儿马小飘端着碗水来,说:“爹,你喝口水吧!喝完了水你再讲给大伙听,说说孙子长得是什么样子?”

牛重天来兴致了,他说:“眼睛、鼻子、嘴巴和他爷爷没有什么两样的,都像我呗!”

“可是,爹,建文他有些像娘唉。”马小飘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