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中国古代历史文章 > 王莽币(第1页)

王莽币(第1页)

王莽币

简介

李如森著《中国古代铸币》(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第376页云:“(王莽)初以‘大泉五十’一枚,当五铢钱五枚”,这便是王莽称帝前居摄二年(公元7年),首创的我国第一枚纪值货币。笔者收藏的这枚“大泉五十·背一”钱,经考证其背景和铸造工艺等,可断为样钱,诸钱谱未载,十分罕见。

该钱径2。8厘米,厚0。3厘米(厚肉),重6。8克,红铜质地精良,生坑红绿硬锈,钱形光洁如斩,四边斜折向上,四角微圆,内外廓形制呈现齐刀铸造技术之精髓,雄浑高挺;悬针篆书钱文瘦而有劲,精美度异于常品,凸显王莽大泉五十铜范之风貌。

此钱异于常品的是,背穿上横廓右肩平行浇铸的“一”字,铸型呈明显的型腔压力状,根植入骨的红锈色与钱浑然一体。“一”字书法左起笔粗下笔细,收笔纤细如针,与钱文书风吻合,为莽钱悬针篆特征。其背“一”的位置异于一般纪值钱,与去年出土的一枚汉代压胜钱“羊酒”之“酒”字下所铸悬针篆“一”的位置约定俗成。其实,古钱币背面所铸星、月纹及文字,并非都固定地铸制在穿廓旁的中间,如战国耸肩尖足空首布币的纪值数字“八”,铸在其中心线靠右的顶上部;周元通宝钱的月纹和乾元重宝的“洪”,均铸在穿顶上角中间;古代铸钱第一高手徽宗皇帝的“大观通宝”小平钱背星、月纹同时铸制在穿的右角顶旁。据此,足以说明此“大泉五十”背“一”的位置是成立的。

那么,此钱背“一”字是否为“大泉五十一枚当五铢钱五枚”纪值呢?我们可从与“大泉五十”同时期所铸“错刀”、“契刀”的含义中得到论证。错刀钱文“一刀平五千”中的“平”字,旧指一种衡量的标准,标明了一枚错刀值五铢钱五千枚。契刀,据《说文解字》记载:“卷……契也,卷别之书,以刀判契其旁,故曰书卷(铉作契卷)。”契刀其意为“刀卷”,“契刀五百”即标明了一枚契刀值五百枚五铢钱之“刀卷”。此大泉五十背“一”字,即为错刀之“平”、契刀之“卷”之意,标明“初以大泉五十一枚,当五铢钱五枚”。五枚五铢钱,即二十五铢,古算二十四铢为一两,背“一”为当一两纪值。

王莽第一次币制改革试铸的“大泉五十”背“一”钱,只当五铢钱五枚,因其尚未篡汉,其横征暴敛天下财富的面目尚未完全暴露。而在其篡汉后的第二次币制改革后,废刀钱,将大泉五十与小泉直一并行,使重约7克左右的大泉五十,疯涨到抵五铢钱50枚。

然而,王莽大胆改纪重货币为“纪值货币”,独创我国货币十进制,解决了长期以来贸易上换算的不便。

小常识

新莽钱币

“大泉五十”铸行时间虽然仅有13年,但其却是王莽新朝通行货币中流通时间最长、铸量最大的货币。“大泉五十”看似型制单一,但其版别多,内涵丰富,近年不断有新品种面世,尤其是背有纹饰、吉语及动物图案的版别发现极多。

大泉五十”

品种从币值形态分有二大类四种。官铸的“大泉五十”钱径约28毫米,质重十二铢,出土实物合今制8克;厚重型多系盗铸币,重量10克左右,实物中有重达15克者。另一类系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废止宝货制允许“大泉五十”贬值、“枚俱值一,与新币并行流通”期间,民间熔毁厚重“大泉五十”盗铸的薄小“大泉五十”,实物径在26毫米,重在3克左右。还有一种系王莽新朝末年动乱时期私盗铸的“大泉五十”幺荷钱,实物质重在o.5克左右(图1)。上述四种,厚重型及幺荷钱比较少,其他两种出土量较大,为常见普通品种。

重轮钱

始于王莽时期。重轮版式的“大泉五十”除有双层轮廓特点外,文字也很有特点:其“大”字如同飞翔的家燕,似如燕头的顶端由双线构成,下伸波折如同飞翔中的双翅,撇捺如同燕尾;“泉”字顶端呈波浪状(非重轮品一般较平)形如“山”字。冲压刻划轮廓的假重轮钱,文字无止特点。

种类

第一次改革(居摄二年,即公元7

年)

大泉五十契刀五百金错刀

第二次改革(始建国一年,即公元9年)

小泉直一

第三次改革(始建国二年,即公元10年)

五物(金、银、龟、贝、铜)六名(钱货、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铜货)二十八品

六泉十布

第四次改革(公元20年)

禁止大小钱,铸造货泉与货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