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中国古代历史文章 > 郑和七下西洋(第1页)

郑和七下西洋(第1页)

郑和七下西洋

事件背景

外交背景

明初的外交有意沿袭元代的规模,但在邦交理念上有所不同。明太祖积极、主动发展与藩国的邦交关系,对周边国家采“不侵占”的态度,并在《皇明祖训》中开列了十五个“不征之国”,试图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主导,有等级秩序的、和谐的理想世界秩序。有观点认为,明廷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和平外交模式,影响有明近三百年。也有观点认为,“不征”是明朝对内设定的最优外交目标,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武力;明朝的目的在于以武力为后盾,力争以不动兵戈的方式实现威服众邦,构建以明帝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格局;而具体交往模式的选取,又与交往对象在明朝外交层级中的位置有关。

靖难之役中夺得皇位的朱棣,锐意沟通域外国家。在郑和之前,他派遣尹庆于永乐元年(1403年)出使了古里、满剌加(当时尚未建国),又于永乐二年(1404年)出使了爪哇和苏门答腊。在郑和下西洋初期,明成祖又南征安南,将之纳入明王朝版图。“郡县安南”之后,明朝从陆路近可制占城,远可控满剌加,为郑和后续的下西洋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西洋朝贡体系得以顺利建立和巩固。

经济背景

明代初期,由于朱元璋三十一年的励精图治,农业经济恢复了。在手工业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矿冶、纺织、陶瓷、造纸、印刷各方面,都比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元末时江南地区已有相当规模的海船建造业,到明初更建立起了规模庞大的官营造船业,除南京龙江宝船厂外,在苏州、松江、镇江等地均设有官厂。明初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宋、元以来中国海外贸易的发达,对外移民的增加,所有这一切,都为郑和下“西洋”准备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在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之后,发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贸易已经是十分迫切的事。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受到西洋诸国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而中国对不能自行生产的香料等物,也有较大的需求。

科技条件

造船业的发达,罗盘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大批航海水手的养成,航海知识的增加(明太祖于1389年编制的《大明混一图》就是实例),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必要条件。

造船技术

在郑和下西洋前,中国造船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约在唐代,中国人已经发明水密隔舱、车船、平衡舵、开孔舵。在船型方面,宋元时期,中国海船的船型已经定型,其中以福船、沙船、广船最为著名,被认为中国古代的三大船型,又尤以福船应用最广、影响最大。在海船船壳结构上,中国海船采用搭接法,形成“鱼鳞式”结构(亦称“错装甲法”结构),从而使船壳板联结紧密严实,整体强度高,且不易漏水。船舶载重量也相当可观,南宋时已可达万石以上;在载客量上,大海船可载乘客千人,在船舶人居环境上,中国海船可以做到生活设施齐全,配备洗漱设施,设有可以携带家属的幽雅客房,备有充裕的食品,甚至在船上养猪、种菜、种药材、酿酒,以及种植盆景以供观赏。

航海技术

根据《郑和航海图》,郑和使用海道针经(2448方位指南针导航)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于对船上储存淡水、船的稳定性、抗沉性等问题都作了合理解决,故郑和的船队能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很少发生意外事故。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下雨,配有铜锣、喇叭和螺号也用于通讯联系。

在天文航海技术方面,中国很早就可以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郑和船队已经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起来,提高了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人们称“牵星术”。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通过测定天的高度,来判断船舶位置、方向、确定航线,这项技术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

在地文航海技方面,郑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术,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运用了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照海图、针路簿记载来保证船舶的航行路线。航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叫作针路。罗盘的误差,不超过2。5度。

关于航海图,英国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指出:关于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问题,米尔斯(研究,他们二人都很熟悉整个马来半岛的海岸线,而他们对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事件起因

诸说总述

郑和下西洋的起因众说纷纭,《明史·郑和传》同时提供了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大明威德的说法,此外还有防范帖木儿帝国、获取海外朝贡以及出于宗教目的等说法。

寻建文帝说

建文元年到四年(1399-1402年),燕王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后攻下国都应天(今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在明代,顾起元曾引述他人之语,称建文帝亡命海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含有寻找建文帝的用意,郑晓、沈德符等也均有此怀疑。此后,查继佐《罪惟录》、傅维鳞《明书》以及清代官修《明史》之《郑和传》与《胡濙传》均收录这种说法,近现代学者如许立群、范文澜也曾加采用。

此种说法受到不少批评。明人朱国祯认为,建文帝为人“仁弱”,即使未死而窜入异域,也不再对朱棣的皇位构成威胁。还有研究者指出,郑和下西洋次数多、时间长,朱棣的皇位在此过程中早已稳固下来,不可能历次都为了寻访建文帝。此外,这种说法也缺乏可靠原始史料作为支撑,《明史》就此还有自相矛盾之处。尽管如此,也不排除寻找建文帝是一个可能的动因。

军事目的说

有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是针对帖木儿帝国而采取的行动,具体又包括联络印度抗击帖木儿等说法。但郑和下西洋开始时,帖木儿本人已经去世,其继承者则同明朝关系友好,加之该国已经开始分裂,帖木儿帝国不再对中国西陲形成威胁。

此外,朱国祯认为郑和下西洋有避免张士诚旧部通倭的用意。郑一钧进一步指出,明初对南粮北运采取海运方式,永乐年间则先后改为海陆兼运和单行漕运,让不再负责运粮的海员参加郑和船队,可以解决他们的出路问题,并避免他们铤而走险、勾结倭寇等等;但他同时认为,这些只是郑和下西洋的积极效果,而非其动因。李新峰则结合下西洋与明成祖北伐在时段上的关系,推测朱棣或许对以南方军士为主体的水军缺乏信任,故在皇帝离京、北伐时尽量派水军出洋以消除隐患。

事件经过

第一次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途经麻喏八歇国时,该国东西二王交战,西王误杀郑和船队登岸人员。事件发生后,西王派使者谢罪。郑和鉴于西王请罪受罚,对该事件予以克制。

在三佛齐旧港,郑和招谕当地海盗陈祖义,陈祖义诈降,图谋袭击郑和船队。郑和击败了他,杀敌五千余人,烧毁敌船十艘,俘获敌船七艘,生擒陈祖义等三人。其后,郑和任命广东华侨施进卿为旧港之主。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郑和船队携诸国使者、押陈祖义等俘虏还朝。明成祖下令斩杀了陈祖义等三人,又宽恕了谢罪的西王,并对郑和此行感到满意,赏赐了旧港之战的有功将士;又因郑和称航海期间天妃多有感应,遣朱焯加以祭告。

第二次

郑和回国后,立即进行第二次远航准备,这次远航的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规模较小。郑和船队在永乐五年(1407年)奉命出发,访问了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罗(今泰国)、爪哇和苏门答剌北部,然后再一次驶往印度洋,以柯枝和古里为目的地。明朝使节们正式册封古里王,并在古里刻石立碑以纪念这一盛事。这次的回国途中有一部分船队访问了暹罗和爪哇。到锡兰时,郑和船队向有关佛寺布施了金、银、丝绢、香油等。永乐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郑和、王景弘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记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现存科伦坡博物馆。永乐七年(1409年)夏,郑和船队还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