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房主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随后苏念用四百五十块钱再加上五十斤大米和五十斤白面的价格将这房子买了下来。
至于另一处房产,在向阳镇的火车站对面,房子不大,总面积只有八十多平,堂屋之外只有两间卧室和一个杂物间,也没有院子,甚至房子还有点破败。
这房子由于和火车站离得近,火车进出站的时候声音很吵,甚至有的时候,夜里过火车也会被吵醒,因此这房子的价格并不高。
苏念只花了五十块钱,就将这房子给买了下来,甚至给钱的时候,房主看苏念的眼神都有点像看一个冤大头。
向阳镇是个小地方,除了外出探亲,鲜少有人坐火车出门,镇上大多数人去得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通常都是挤班车去,毕竟火车票要贵一毛钱,所以这个时候,火车站附近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多。
可是苏念相信,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几年之后,火车站附近一定会热闹起来。
她守着火车站对面的位置,不用亲自看着,雇两个人在这里开个小卖部,卖些泡面饮料矿泉水、水煮玉米茶叶蛋,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但是,这间屋子在苏念看来,可是个妥妥的危房,苏念甚至有点怕哪一天这房子突然塌了。
眼下已经入秋了,等到明年,得找个时间翻修一下。
能不能盖成二层小楼呢?苏念琢磨着,回家之后又开始画起了房子的设计图。
买完这两间房子,苏念把沈淮的钱花了个精光,自己的存款也去了一小半。
向阳镇的房子,买这两间就足够了,余下的钱,苏念打算再攒一攒,争取到过年之前,在县城也置办一处房产。
买房子毕竟也花了沈淮的钱,过户手续都办好之后,苏念知会了沈淮一声,约定家附近的那间房子,两人一人占一半。
那间房子,正是苏念打算将来开甜品店的,这么想来,沈淮可真是占了大便宜,偏偏他自己还不知道。
过了中秋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沈淮也早早地买好了棉花,回到联合村找了会弹棉花的村民,把二十斤棉花做成了三条厚厚的冬被。
晚上,苏念和沈弘烨放学回来,沈淮已经准备好了晚饭。
天黑得越来越早,若是再等苏念回家来炒菜,等一家人吃完饭,外面的光线都没了,苏念和孩子们还要写作业,对眼睛不好,沈淮又不动声色地将做晚饭的活揽在了自己身上。
“村里最近都在烧炭,咱们家需要多少?”晚饭的时候,沈淮问道。
苏念听金婶子说过,村里烧木炭,都是在后山的炭窑,每年入秋之后,家家户户都会凑在一起,把一整个冬天需要用的木炭提前烧制出来。
苏念是在夏天的时候穿书进来的,对于家里过冬需要用多少炭的事,实在没有经验。
至于沈淮,几个孩子他才接回来半年多的时间,以前过冬,都是在部队里,这些事情不需要他来操心。
想了想,苏念诚实地开口:“我也不太清楚,你下次回村的时候,问问金婶子,咱们家这样的,需要多少木炭合适。”
末了,她又补充一句:“尽量多准备一些,宁可准备多了,也不能冻着,一整个冬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