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业整理了一下身上穿着的西服,在等待了半天的军中同僚充满羡慕,嫉妒的眼神注视下,以标准的军人步伐,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三楼,最高统帅的书房。
“报告校长,学生刘建业奉命来到。”站在陈部长的身后,距离房门还有三四米的时候,刘建业就大声地喊着。
第一百七十二章 … 紧急召见(五)
“是辞修和仲良来了,快进来吧。”最高统帅的心情似乎很不错,没有像往常一样使用公式化的“请进”。
尽管最高统帅的语气和口吻显得很家常,但是深知这位最高统帅喜怒无常的脾气和不喜欢部下在其面前峙宠而骄的刘建业并没有丝毫的懈怠,仍旧按照官场里面的不成文的规矩,只坐了半边的屁股。
“仲良,你今天怎么穿的这身衣服?”见到刘建业身上穿的是便装,最高统帅显得有一些不是很喜欢。按照当时的规矩,在晋见这位最高统帅的时候,军人都是要穿上全副的戎装的。
“学生,学生……”刘建业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不过他很明白,即使讲了,有德安里103号里面那位的保驾,那个二小姐肯定连一根头发都不会少的。
“委座,这件事情是有原因的。”见到刘建业有一些窘迫,陈部长自然就站出来为自己的爱将解围。
在陈部长说完这件事情的原委以后,最高统帅心里的疑惑也解开了。
“这件事情看来也就不可能成功了,有些可惜啊。”最高统帅叹了一口气。
宋氏三姐妹只有大姐有子女,所以,孔二小姐深受最高统帅夫人的宠爱。由于她的名声实在太响,许多的国军年轻将领都畏之如虎。当年,如今在河南统帅第31集团军的汤总司令不过是在南京城里城车轧死了她的一只猫,就差点被她开枪打死。这样的一个女子,谁轻易敢招惹呢?现在第一战区的卫司令长官,去世已经很久,一直没有续弦,最高统帅夫人有意为两人撮合,于是打电话给孔院长,当时的孔部长。孔部长表示先不要说婚事,先请卫到我家作客谈谈。于是,最高统帅夫人又打电话给卫将军,要卫去孔家坐坐,相约时间是:后天上午十点钟。此事,孔二小姐窃听得一清二楚,心中暗算要把卫侮辱一番。
卫将军的车队,终于到达孔公馆,哪知门铃响处,却出现一位男装打扮的女郎,双手叉腰,朗声说:“姓卫的,你来做什么,我孔家的人,不愁吃,不愁穿,知趣的,就赶快掉头回去。”
卫将军乍听之余,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明明是夫人叫我来看孔部长,反给这位女人训了一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怒之下,车队便循原路飞驰而去。
这边厢,在豪宅客厅里面,孔部长夫妇不断在看手表,10点,11点,一点一点地过去了,还不见卫将军的影子?孔、卫之会,便在一个怒不可遏,一个等得着急的情况下,告一段落。
晚上,最高统帅夫人分别打电话给孔部长和卫将军,意欲探问两方会谈的结果,但情况却使夫人非常震惊,可是这总是家事,也只有不了了之。
就连如今的第八战区胡副司令长官,也在领教过这位孔二小姐的脾气以后,按照好朋友戴老板的主意,让孔二小姐主动死心。
“这样的好事情,还是留给别人去享受吧,自己肯定是无福消受的。”刘建业心里想着。当然,在表面上,他还是要找一个好的理由,不然,会得罪势力巨大的孔家和最高统帅夫人,那样的话,对自己肯定是不会有任何的好果子的。
“糟糠之妻不下堂,况且学生与贱内感情甚好,岂能做下攀龙附凤的事情?”刘建业站起来说到,显得大义凛然。
“说得不错,我没有看错人。坐下来。”最高统帅微笑着招手。
“这次叫辞修把你找来,主要是有几件事情想问问你的看法。你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有什么顾忌。”最高统帅笑着说。
“学生才疏学浅,恐怕会有差池。”
“年轻人,不要怕说错话,没什么的。”最高统帅显得很亲切。
“就是,委座既然都这么说了,你还有什么顾忌呢?不要害怕吗。”陈部长也不失时机地紧跟着最高统帅。
“第一件事情呢,就是美国政府方面以私下的渠道向驻美国的胡大使(就是我国当时著名的学者胡适先生)透露,下个月他们的国会要审议和表决的《租借法案》里,规定该法案适用于我国。我想问问你,我们应该主要向美国人提出哪些方面的援助要求?”最高统帅用浙江官话说着。这个时候,在屋里的三个人都是浙江人,而且各自家乡的距离不远,口音都是基本一样的。
“以学生的个人看法,我国首先应该向美国人提出成套的采矿,冶金,机械,化工,水电以及军工设备的援助要求,军工设备方面的重点应该是火炮制造和炮弹生产的设备。虽然,我国已经开始自行生产火炮,但是产量和战场的需要相比实在是太少了,还需要增加生产规模。成套工业设备的引进,可以建立必要的重型工业,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对外界援助的依赖程度,避免在外国政府利用援助物资干涉我国内部事务的时候,我国不得不受制于人情况的出现。”后世的刘建业在读抗战史的时候发现,美国政府经常利用援助物资的分配来对我国的事务进行干涉,虽然这种干涉在不少时候是正确的。这一方面做的最明显的就是后来的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来的那个“刻薄的乔”。而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刘建业很讨厌外国政府和势力对自己国家的事情指手画脚。中国的事情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这是刘建业向来的主张。不论是美国人还是俄国人,都不可以成为中国人的太上皇。
“说得很好,我们绝对不能让外国人卡住我们的脖子。”刘建业的话显然引起了最高统帅某些方面的共鸣。在年轻的时候,血气方刚的最高统帅也曾经是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只是随着时间和地位的变化,这种思想逐渐的隐藏了起来。
“第二,我们应该要求美国人增加我国公派留美学生的数量,最好再能减免学费。掌握了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人,其价值绝对不低于一支完整的军队。拿一个例子来说,在去年的不列颠空战里,为英国空军的最后获胜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雷达这种设备,如果由我国浙江大学物理系的束星北教授来主持研制,并且提供必要的条件的话,我敢说,不用多久,他肯定能拿得出来。另外据我所知,在昆明的西南联大里,有人正在做青霉素,也就是盘尼西林的人工提纯试验。如果这个项目成功的话,对我国也将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作为从后世回来的人,刘建业甚至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21世纪什么资源最重要?人才啊。战后的日本能够迅速从废墟里完成重建,成为经济强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保住了大量的人才。而中国呢?为数不多的顶级人才,却在一个接一个的运动里,命运多舛。
在当时的中国,人才并不是没有。束星北教授和他的至友王淦昌教授,就是当时中国为数很少的可以和当时的世界科学大师比肩的人物。他是中国第一部雷达的制造者,但当抗战胜利后,他感到内战不可避免时,又亲手将这部雷达拆毁。他是浙大的一个普通教授,但当日本的侵略逼近时,他曾当面质问最高统帅为何不抗日。他是与两弹元勋王淦昌齐名的世界级物理学家,但当他的挚友王淦昌与其他同仁研究的原子弹在大漠成功爆炸时,他却在水库工地上当抬土工。他曾近距离的接触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在爱因斯坦帮助下,作为他的助手在爱因斯坦研究室工作过一段时间。抗战期间,束星北与王淦昌、苏步青等科学界的爱国人士,为祖国的抗战和未来的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诸如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吴健雄,“两弹元勋”胡济民、程开甲等人,都曾受教于他。1964年,当束星北教授听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消息时,他不禁在家嚎啕大哭。他为自己有力不能出,有志不能酬而痛心,为不能与王淦昌在现场并肩战斗而伤心。他哭得如此伤心,全家为之震动,因为家人从来没有见他流过眼泪。1972年,他的学生李政道赴美后首次回国,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周总理希望他能为解决教育人才“断层”的问题做些工作,如介绍一些海外有才学的人到中国来讲学等等。李政道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说中国不乏解决“断层”问题的人才和教师,只是他们没有得到使用。比如他的老师束星北先生。而这时的束星北教授却在青岛医学院打扫厕所。1978年,束星北教授复出以后,曾经单枪匹马,一个人独立完成了中国第一颗洲际弹道导弹的运行轨迹计算工作。
对于这样的一位始终坚持一个学者的人格,为了真理和尊严战斗不息的人,刘建业从内心里对他充满了尊敬。
而在后世的一个接受西南联大的电视片里,刘建业也的确看到过有介绍西南联大进行过成功的青霉素人工提纯试验。
“确实如此吗?要是真的话,那就要让军令部着手准备了。”最高统帅对新事物还是有一些兴趣的。
“最好再能给那些教授和学生们多发一些补助。他们的生活很清苦。”陈部长也适时地提出意见。
“是的,这个意见很好。”最高统帅点头说到。
其实,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在最高统帅的统治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不论是待遇还是言论自由度,相对于后来的某些时期还是强得太多了。
“第三,学生在前线的作战经验来看,我军缺乏自动火力和近距离的步兵支援武器,以至于我军在和日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