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玉儿,真有你的。”
玉带蛟得到他的赞美更显得欣喜异常。
“对了,这一场及时雨还能够再下多久?听说内陆的灾情比这里还要严重十倍不止,所下的雨量够不够舒解旱象?”
玉带蛟得意洋洋的连叫数声。
“哦,你竟有控制雨量和风向的本事,那可真的了不起,既然如此你就继续让它下吧。
这几天我先到灾区去巡视一遍,只要旱象得到舒解之后,我再来通知你停止。“玉带蛟连忙点头答应。
宗童这才满意的从石穴中穿越狭长的山壁来到江边,再顺江南下至省城向父亲报平安。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没想到他的诈死竟会变成神话,而且流传在惠阳一带,成为百姓茶余饭后争相讨论的话题。
因为玉带蛟开始呼风唤雨之际,大王子等人还来不及下山,便亲眼目睹这一幕惊世骇俗的大自然奇观,而且清晰可见发生的地点是来自宗童坠崖之处。
他们一时之间,真以为是因他们的倒行逆施,才引发了天神愤怒,想藉着这一场剧变给他们的警告,只吓得他们脸无血色的落荒而逃。
此外,跟踪大王子而来的纪浩然也亲眼目睹,所以消息得以传开,渐渐形成一段离奇的神话。
传说中简直把官方的人,形容成如歹徒般的凶神恶煞,将行医济世的大善人童大夫给逼落悬崖,终于引发人神共怒,一时之问雷雨交加、风云变色,把这些凶神恶煞给吓跑了。
不论事实真象如何?反正百姓们都知道大善人已死,而且是被官方的人害死的。
从此以后,官方的人在惠阳城民的心目中,地位可说一落千丈,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一般,常常遭到百姓们的唾弃不说,连菜都不卖给他们,生活简直快过不下去了。
所以,包括捕快和新上任不到一个月的县令,全都忍受不了百姓的白眼和舆论压力,而纷纷提出辞呈。
事件演变的结果,终于惊动了京城里的皇上。
接连派驻当地的县令都作不到一个月便请辞下野,皇上认为有失朝廷威信,破例派了一名参事武将黄天彪前往压阵。
毕竟是官法如炉,百姓就算不怕官,却怕管。
何况黄大人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接连的高压政策,虽然压制住舆论的压力,却加深百姓对官方的不满,民怨日深。
黄大人是乱世用重典的忠实信徒,对于人蛇混杂的灾民,一点悲悯之心也没有,只要稍有纠纷暴动,一律不分是非,将他们视同暴民捉入大牢,一番严刑拷问之下,常常有屈打成招的冤狱发生,使百姓敢怒不敢言,深怕不小心得罪这位酷吏,换来一场牢狱之灾。
这一番雷厉风行的霹雳作法,总算暂时稳住了局势,不再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
结果,不止灾民视他如虎豹,就连惠阳城民也畏惧的举家搬往省城,一个月便走了三分之一,灾民更是一个不剩。
物价的飘涨,虽然萧子云大量供应平价商品,渐有调降迹象,但是对于广大灾民的生计,仍无立即性的明显改善。
因为失业人口实在太多了。
萧子云虽然尽可能的聘用灾民,可是僧多粥少,无论他如何扩张事业规模,总是无法容纳蜂涌而来求职的人潮。逼不得已,他只好找来灾民的各宗亲长老协商。
“各位长老们应该知道,省城的土地有限,实在无法充分安顿灾民,所以本人特地邀请各位长老前来,共商一个万全之策。”
胡长老叹道:“萧员外不必太勉强了,我们都明白萧员外已尽全力安顿我们,甚至有些商行的人事已经人满为患,营业的收入根本不够支付薪饷,我们实在不忍心再拖累萧员外了。”
王长老点头道:“胡兄所言极是,想当初江员外免费供应米粮赈济时,萧员外却目光远大的反其道而行,以工代赈解决了大多数人的生计,结果反而落得趁火打劫剥削劳力之讥。
如今江员外终于尝到坐吃山空的苦头,最近也改采模仿萧员外聘用灾民的作法,大家才明白萧员外的一番苦心。想当初老夫也是批评最力的人,如今回想起来实在太叫老夫汗颜了。“萧子云忙道:”王长老千万不可自责,这些过往云烟不必再提,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想办法解决广大灾民的生计要紧。“
林长老淡笑道:“这个问题老夫早已想好了对策,只是投注资金庞大,老夫不知萧员外是否足够承担?”
“林长老请说说看。”
百前灾区的土地多已荒废甚久,地主急欲贱价脱手者多,萧员外何不前往收购土地,再扩大以工代赈的规模。如此作法有两大益处,其一便是振兴灾区的经济,必可解决本地幅员不足的问题!其二就是灾民可以落叶归根,不必再离乡背井成为无依游民。“胡长老兴奋道:”林兄这个办法实在太好了,听说皇上为了重建灾区已下旨灾区免赋一年,萧员外此刻前往投资正是大好良机。“
萧子云一怔道:“资金方面倒是没有问题,只是本人从未离开过广东,对外面的一切人事物并不熟悉,所以……”
“萧员外请放心,老夫等人愿意出面协助收购,萧员外只要派遣数名管事前往,相信绝无任何问题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