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两人一离开,小乐就站到了榜前。
他占的位置特别好,能一眼把整个榜看得清清楚楚。
京城才子多,秀才自然也比其他省整个省的秀才还多。每届参加乡试的人不少,大约都有一千多人。而大晋这些年算是国泰民安,官员数量稳定,空缺不多,因此不光是会试,乡试的录取率也会往下压,京城乡试的录取率,这几届都在百分之七左右。
因此这次上榜的人数,大约是七、八十个。
小乐从上往下,一个个名字都看了一遍,结果他期盼的那个名字并没有看到。
他抹了一把额上的汗,再一次从头看起,希望自己看漏了,结果把七十九个人名再看了一遍,仍然不见赵如熙这三个字。
想了想,小乐皱眉:莫不是自家姑娘没写自己的真名,而用的是“赵知微”这个名号?
这么一想,他把榜单再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然后发现,不光“赵如熙”这三个字没在榜上,便是“赵知微”这三个字也不在榜上。
小乐在这里一遍遍看的时候,绥平伯府附近的赵家族人所住的地方,已有一群衙役敲锣打鼓,上门报喜了。
赵家族人纷纷出门张望。
绥平伯府门房知道今天是乡试张榜的日子,也知道自家姑娘参加了乡试,更知道小乐被派去看榜了。
这会儿听到那边动静挺大,年老的门房赶紧派了年轻的那一个出去打听。
不一会儿,年轻门房跑回来道:“是学堂教书的赵五老太爷的孙子中了举人了。衙役前来报喜呢。”
“中了?哎哟,喜事啊。中了多少名?”
“七十五名。”
年老的门房的摆手:“甭管中了多少名。只要中了,那就是举人了,能做官,能参加会试,前程一片大好。”
年轻门房期待道:“要是咱们姑娘也能中举人就好了。”
“肯定的,一定能中的。”另一人道。
这人话声刚落,又听到一阵敲锣打鼓报喜的声音。
这一回不用年老的出声,年轻的就跑出去了,回来道:“前街的王大人家,他家四儿子中了五十三名。”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眼里都带了些忧虑。
无论院试、乡试,报喜都是从最后一名开始的,越到后面,名次越高。当然,落榜的自然不会有喜报。
所以听到别人收到喜报而自己没有,那么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名次比他高,另一个就是没中。等待时心里那种期待忐忑那真是没法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