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新中国近代史第4版 > 第82部分(第3页)

第82部分(第3页)

去年一年,田氏农机公司共销售各种不同类型的播种机893台,收割机则是915台,插秧机124台……销售总额超过一千万。田广一面从兴业银行争取商业贷款,以再次扩大生产;一面组织人员潜心研究改进插秧机。插秧机的市场前景广阔,但现在的质量实在不能让人满意,插秧速度慢不说,补种率也高。

这次去塞音山达,田广是看好蒙古市场了。蒙古水坝建成以后,蒙古地区迅速成为移民的首选,条件差不多,土地面积却相差一倍,很多人自然会选择蒙古。既然看好了蒙古市场,田广就不能不亲自去一趟。

田广喜欢实地考察,研究调查当地的具体情况,再有针对性的改进农机。有时侯,一个很小的改动,就会带来丰厚的订单。

巴特尔是方圆几百里有名的勇士,能骑烈马,善于摔交,还很有头脑。

巴特尔原本生活在锡林郭勒草原的白音乌拉,家里也分了土地。但是,《宅地法》被宣布适用于蒙古,巴特尔就顺理成章地申领了土地。

田广在塞音山达,就借宿在巴特尔家。

巴特尔家与传统的蒙古包不同,反而更像是汉人的住宅。在他自己的土地中央,巴特尔盖了四排红砖房,直接围成一个宽敞的院子。除了少数房屋住人以外,大部分房间都是为了牲畜过冬而准备的。巴特尔的生活,与传统蒙古人,也截然不同。他不是逐水草而住,而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牧草,实行圈养……

红砖和圈养等,都是汉人带来的。

从1919年开始,来福公司就在蒙古办理了几个养殖场,或者说牧民学校(享有优惠,可以免税),一面招牧民做工,一面传授汉语、汉字及先进的牧业技术——巴特尔就在那里学习过。传播先进技术对来福公司是有利的,它从事食品加工,是需要优质、大量、廉价生产原料的。

整体来说,蒙古人要比汉人直率。巴特尔作为一个潜在的原料供应商,在学习上得到了很多帮助,所以,他对汉人很有好感。

……

在商言商,巴特尔这样采用现代养殖技术的牧民,正是田广的潜在客户。传统畜牧业,逐水草而居,也不需要什么农机的。于是,巴特尔自然就成为田广的一个调查对象。

巴特尔就详细讲解了自己的整个生产过程。在他学到的农牧技术中,圈养和青贮是关键。

圈养的牲畜,更容易成长,生长速度也更快一些儿。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总也不活动,肉长的自然就快。而且,圈养使牲畜在冬季不掉膘,或者少掉膘。同时,毋须在意冬季的严寒,这就使牛的生长期,从两年,缩短到一年半。

青贮饲料是把新鲜的青饲料填入密闭的青贮窖中,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调制成的柔软多汁、气味芳香、营养丰富、容易贮藏、家畜喜吃的多汁饲料。青贮可以把饲料保存相当一段时间,也就为冬季圈养的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饲料。

“……

我种植的牧草,主要是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红三叶、红豆草和沙打旺牧草混播。去年是头一年,产量不高。今年亩产鲜牧草在四千公斤左右。这样一来,我一亩地可以养两只猪或羊,或者一头肉牛,半头奶牛。

……

此外,我还种了点儿玉米和甜高梁。

……”

田广直接忽略了“玉米……”,三百亩地都算肉牛好了,每年两百多头牛……田广迅速得出结论,蒙古客户很有购买力……

至于巴特尔说的,“定居以后,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孩子们也可以上学了,买东西也方便……”

田广就当闲聊了。同样,田广也说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什么工人不好找呀,干几个月,就跑去种地去了,好工人总是那么少,《劳动法》限制那个多,云云。

当然,田广也承认,很多人不愿意吃苦,他们宁愿做工挣工资,也不愿意去种地,但在这种情况下,待遇工资不好的话,就很难留住员工。

……

后来,他们的谈话就漫无边际的蔓延开来,很快就从国内局势,转向国际新闻了,针对今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将日本东京夷为平地,两人都表示了幸灾乐祸。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7。9级强烈地震。地震灾区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地,地震造成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