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新中国近代史第4版 > 第107部分(第2页)

第107部分(第2页)

布诺尔?缪拉注意到在国籍和居留原因一栏中,办事员直接以大卫之星做了个标记。

在此过程中,布诺尔?缪拉还花了两角钱,购买了一本简介,他从中文、英文、德文和西班牙文中,选择了一本德文的。

兰氏城又名马里*%#,是从伊朗进入中国西疆省的第一个城镇。中文是规定的官方语言,无论是城市名、街道名、布告、广播,还是学校、法院,都要求使用中文,就是普通话——一种全国统一使用的规定语言。

起初的犹太移民,都是家里有一定财产的中产阶层。要不然,也无法支付那些费用。直到晚些时候,德国觉得收刮的差不多了,才逐渐减免了费用,以使更多的犹太人离开欧洲。

即使如此,布诺尔?缪拉一家抵达中国以后,也没有剩下多少财产了。

出了海关,自由的感觉是很好,可接下来该做什么,布诺尔?缪拉一点数也没有,言语不通是最大的问题。

没等布诺尔?缪拉犹豫多久,一个基本汉化的,只有容貌还保留几分犹太人特征年轻人找上门来。

此人叫赫特克,兰氏城接待站的一名工作人员,接待站则政府牵头,中青会和犹太宗教公会共同筹办的一个临时组织,专门从事犹太人来华的接待工作。

中国的犹太人历史很长,汉化也很严重,只有近几十年来华的太人还保持传统。这些人有来华的商人,多具备英美等国国籍,数量不多;也在反犹浪潮中,迁移到中国的俄罗斯犹太人。俄犹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也要超过八万人,他们多是具备中国国籍的,积极融入中国。

此次《犹太人入境特殊管理法》的通过,他们也曾积极地努力。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赫特克是土生土长的犹太人,在中国出生,在中国长大,他会英语、俄语、汉语和希伯莱语。赫特克带着缪拉一家来到不远处的接待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几条出路。

缪拉一家可以在接待站停留三天,居住、食品和简单的医疗,都无须付费。然后,他们就得离开了。

如果会汉语,一切就都不是问题,做什么都很方便。

比如说,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可以去应聘教师。即使是小学教师每月也可以挣到70~85元,日工资3元钱左右,相当于美国的六分之一。但中国的物价较低,一人工作养活一家人生活,也措措有余。

但不会汉语的话,就会麻烦很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加入青年资源保护队工作。可以预支三个月的薪金,免费教授汉语,并无偿进行一些职业培训等等。但报酬就低的多了,每月只有十元钱,这还是涨了后的,以前才八元钱一个月。

当然,也不都是如此。专业人员和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都会很容易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可以边工作便学习。

在赫特克的话语里,布诺尔?缪拉打定了主意,先去汉语学习班学汉语,然后……

在千千万万犹太人中,缪拉一家是极普通的例子。每天到达中国的犹太人数以千计,他们抛弃了所有,不远千里来到中国,以谋求生存下去。而中国以宽容的胸怀,接纳了他们。

第116章

“怎么?”

感到有人在推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妻,就顺口问道。

妻没说话,把我揉太阳穴的手拔拉开,自己不轻不重的揉捏起来。

我收回双手,放松下来,长舒了口气。

过了一阵,妻才轻轻地说了句,“能不能……”她犹豫一下,才鼓足勇气,“把毅然往上提一提……”

妻没有继续说下去。

我用手握住妻的手,轻微用力,帮助她活动关节,人一老了,百病丛生,妻的关节不是很好。妻向来本份,不插手干预这些,令我十分欣慰。今天却说起这个,此中缘由如何,我心里明镜似的。

想了想,我才缓声说:“毅然哪年参军来着?”

妻知道我是真不记得了,就白了我一眼,“26年!”

我掐着手指头,算了算,“26年的话,也快晋升成中校了……”言下之意,也不低了。

妻气的哼了一声。

说起来,国防军少校也不算小了。但得看从哪里说,宰相门房七品官,何况是我家。一个少校营长要是来到董府,并不会受到轻视,但那是妻管理的严,下人训练有素,骨子里还是不放在心上的——下人都不会放在心上,更别说是妻了。

“东阁都是少将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