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老人呵呵笑道:“老道士是不是还分不清龙井跟铁观音?”
楚枫惊讶地望着天机老人,事实上,正因为老道士老是分不清龙井跟铁观音,才弄得他也分不清龙井跟铁观音,以致那日在神水宫主面前颇出了丑。
天机老人道:“小子,你不会是专程来陪我品茶吧?”
楚枫望着杯中茶水,定一定。那长长的头发、那孤清的眼神、那孤单的身影,慢慢浮现在清冽的茶水中……
天机老人道:“你想知道她下落?”
“求爷爷起卦!”
天机老人啜了一口茶,道:“缘起缘灭,缘来缘去,万物皆定,自有始终。你何必执着于此!”
“爷爷!她已经漂泊十年,上天对她太坎坷。她心地善良,比任何人都要善良。她已经失去了十年,我不可以让她再失去十年,爷爷……”
楚枫说道这里,已是哽咽不能言。
“求爷爷成全!”
楚枫盘坐着,向天机老人深深一拜,上身几贴横石。
天机老人捋了捋长长的斑白胡须,道:“好!我就为她再起一卦。不过此卦能否得成,看你能否心诚!”
楚枫道:“在下诚心挚真,只是如何验证?”
天机老人捋着胡子,道:“你见不见亭阁后面那些丹鹤?”
楚枫点点头。
天机老人道:“有几只丹鹤因茶香而盘绕在横石上,如今飞走了。你如果能把它们引回来,则心诚至矣。”
楚枫马上明白天机老人用意,他要自己进入空明之境,无我无他,融于天地之中。因为只有这样,丹鹤才会对自己视而不见而重新飞来品茶。
老道士在山上亦曾提过于此,只是当时自己根基太浅,无法感悟。刚才他第一眼看到天机老人头上盘绕着丹鹤时,已经有所感悟了。
要进入空明之境,首先要收摄气息,刚才就是因为自己的气息,惊走了丹鹤。
楚枫慢慢闭上眼,收敛心神,缓息静气,良久,周围并无任何变化,那些丹鹤依旧在亭阁后面的山涧之中飞舞嬉戏,不肯飞近半分。
楚枫有点心急,忽然传来天机老人声音,却不是从耳边传来,似是从心中响起:“天道无极,万法自然。强为摄隐,何如融贯。从无生有,从有归无。”
楚枫一听,豁然开朗。天机老人是叫自己不要强行摄隐气息,而是将气息融于万物之中,归于天地之间,步入虚无之境。他悟性本就惊人,再加上有人提点,顿然开窍。他不再刻意强收气息,而是将心神渐渐放开,一呼一吸之间慢慢与万物相应。
不知过了多久,楚枫开始觉得自己有点不知身处何方的感觉,飘飘渺渺,虚虚无无,甚至感觉不到自己身体存在。他猛然一惊,霍的睁开双眼,只听见头顶“嘎——”一声鹤鸣。
原来他头顶不知何时已经盘旋着三只丹鹤,正悠然品着茶香,见楚枫猛一睁眼,乃向北唳鸣一声,惊飞而去。
天机老人心中一动,道:“卦已成!”
楚枫愕然地望着天机老人,天机老人道:“刚才一声鹤鸣便是卦象。”楚枫不解,天机老人道,“因缘聚合,一切唯心而生,万物并有牵连,一切皆非偶然。心念一至,一草一木皆可成卦。”
“卦象怎说?”楚枫问。
天机老人道:“鹤唳于北,声闻千里!”
“那是何解?”
“卦象止于此,我亦只能言止于此!”
“鹤唳于北,声闻千里?”楚枫呆呆想着这两句卦辞。天机老人已经站起,道:“小子,鹤鸣不悲,你放宽心吧。”
楚枫亦站起,深深一揖,道:“多谢爷爷!”
天机老人点点头,对小书道:“丫头,爷爷要下山了,你跟不跟爷爷走?”
小书瞅了楚枫一眼,道:“我……要看看那镜子有啥神奇之处!”
天机老人呵呵笑着走下天仙桥而去。
楚枫亦走下横石,返回亭阁,问:“小书,‘鹤唳于北,声闻千里’怎解?”
小书道:“就是丹鹤向北鸣叫,声音远达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