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修白了他一眼道:“你刚才说的囤货居奇,重点是什么?是囤!什么是囤,是把你没有的东西买来攒着。这玻璃本就是我做出来的,和囤八竿子打不着。”
孙悟范点了点头,觉得很有道理的样子。
“是哦,这玻璃只有宁贤弟会做,确实不能算是囤。”
“若论影响,这和低价囤粮高价卖出就更不同了。”宁修无奈的摊开双手道:“之所以朝廷严厉打击商贾囤粮,是因为粮食是必需品。没粮食吃百姓就会饿肚子。饿了肚子这世道便不太平,便会乱。而玻璃制品则不然,这属于奢侈品有没有不影响生计,只影响生活品质。”
宁修这话真不是给自己开脱,而是实打实的。
统治阶层最看中的就是稳定。只要国家安稳,统治就能够维系。
稳定的基础是什么?自然是百姓能够吃饱肚子。
国人其实还是很求安稳的。只要让他们有一口热乎饭吃,他们是不会造反的。
看看历史上那些造反的时代吧?哪一个不是把百姓逼的流离失所,易子而食?
但凡有个活路,有谁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造反?
造反就是一条不归路,成功的几率太小,十有**要失败。
失败的结果是残酷的,自己身死不说还得连累举族被诛。
统治阶层自然也不希望百姓造反。所以他们对粮价一直在进行控制,发现囤粮抬价的便施以严惩。
但玻璃花瓶和粮食完全不同了。
宁修对它的定位就是奢侈品。
凭什么瓷器可以作奢侈品,玻璃制品就不行?
这种时候不能用后世的眼光看问题,而要结合实际。
在大明朝除了宁修根本没有人会制玻璃。
宁修不说有谁知道他的产量是多少?何况玻璃制作本就受限于原材料,成砂也不是说买就能买到的。宁修确实也面临着生产压力。
玻璃制品卖的多少,价钱高低朝廷官府根本不会管也懒得管。
只要宁修别弄出什么一瓶千金的离谱价格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好吧,那我就听宁贤弟的。不过,款式上是不是再做些改变?”
宁修点了点头:“之前是寄售,故而款式上没有太在意。现在要自己开店来卖,自然得更用些心思。”
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宁修没有说。
既然是奢侈品,那就要有奢侈品的样子。
可不是说花瓶价格上去了就是奢侈品,样式上也得撑的住。
不然可就成了有价无市,无人问津了。
“这个就得劳烦孙兄了。”
不得不说孙悟范的艺术造诣真的很高,就连宁修这样对艺术略通一二的普通人都能看出孙悟范设计的花瓶很有韵味。
那些官绅本就在意韵味,想要让他们大出血就一定要让花瓶符合他们的口味。
孙悟范出身官宦世家对这些最为了解,由他来设计宁修最为放心。
“这件事包在我身上。等我画出图稿宁贤弟直接叫师傅照着样子做出模具来,就可以做花瓶了。”
孙悟范笑吟吟的说道:“不过在此之前宁贤弟可得好好犒劳我一番。”
宁修叹声道:“孙兄真是啥时候都忘不了吃啊。罢了,我今日便请孙兄过把瘾。”
“哈哈,真是好兄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