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如果光绪没死 > 第18部分(第2页)

第18部分(第2页)

当时朝廷群臣的态度是:

德宗安奉乾清宫,群臣哭临三日,皆无戚容。维孙家鼎以东宫旧恩,伏地痛哭不起。

一个为了变法图强却被幽禁十年,命运悲惨的皇帝,在他死后,大清境内竟然只有孙家鼎一人为他流泪,这样的大清如果强盛的话,那真的是天理不容了。

鲁迅先生曾经大声呐喊,希冀喊醒国人的麻木,但是麻木也应是道学的副作用之一,道学的余毒未净,民族心中的麻木就难以喊醒,从这个角度来说,光绪死得很没有价值,因为他当时完全可以不变法的,慈禧说什么就是什么,跟着混日子就是,至于割地赔款,想来终光绪一生,大清的地也割不完,赔款也是老百姓掏腰包,大清再穷,也不至于穷到光绪没饭吃,又何必那么激动那么迫切,和真正能决定自己荣辱的慈禧太后过不去呢!

第十七章 永远的历史(2)

但是这段历史永远无法重来了,光绪,皇帝中的热血青年,他永远的留在那段历史中了,这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大幸,因为那段历史是不灭的,那段历史也因为有了光绪曾经的愤怒、挣扎而不再暗黑一片。

二.光绪的悲剧对后人的启示

启示一,无权不能变法,权力是变法最有力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任何变革都将阻力重重,难以达到目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夫子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光绪在连自己的地位都不稳固,事事时时受制于慈禧的情况下,就贸然开始大刀阔斧的变法,其推行的艰难是肯定的,其难以成功也是肯定的。

但是此时却是变法的最好也是最后的时机了,因为皇权的威严还在,而变法,特别是由专制变立宪,必须依赖于皇权的威严神圣,才能让臣民尊服宪法,和平过渡,没有了这种威严的镇服,宪法就失去了神圣性,往往流于形式,没有人把它当回事。梁启超说:

“盖君主之为物,原赖历史习俗上一种似魔非魔的观念,以保其尊严。这种尊严,自能与无形中发生一种效力,直接间接依此镇服此国。君主之可贵,其必在此。”

慈禧将这个最后的时机无情的抛弃了,她通过政变收回了给光绪的权力,维新变法于是嘎然而止,给后世留下了无穷的遗憾。

启示二,政治谋略的问题。

在今天,我们可以尽情的骂慈禧,诅咒这个狠毒的女人,鄙视这个顽固贪权的女人,但是在当时,在慈禧实际执掌大权的年代,别说诅咒谩骂,就是对她的任何鄙视轻忽都将引起严重的后果,这是权力场中铁定的规则。

光绪如果变法成功,流芳百世的是光绪,和慈禧有什么相干,她为何要必须全力支持配合光绪?这是基于一般的推测,慈禧不是甘当配角的人,不是将光绪扶上马再送一程的人,这个光绪想来应该是知道的,但是他在变法的过程中,却欲将这个不甘人下的慈禧置于变法的外围,对此慈禧的心中肯定不会舒服。

即便是慈禧后来在不得已下推行清末新政,走百日维新的路子重新进行变法,甚至比光绪走得更远,变得更多,但变法图强的光环永远戴在光绪的头上,而守旧顽固是慈禧的帽子,慈禧永远也无法摘掉的一顶帽子。慈禧对此常常引以为恨。如果在戊戌变法之初,就将慈禧抬上变法这条船,捧她为变法的总指挥,那么,慈禧反对戊戌政变就失去了必要。

维新派人王照认为应将变法之名归于慈禧,以减少变法的阻力,这个想法是有见地的,他说:“戊戌之法,外人或误会为慈禧反对变法,其实慈禧但知权利,绝无政见,纯为家务之争。故以余个人之见,若奉之以主张变法之名,使得公然出头,则皇上之志可由曲而伸,久而顽固大臣皆无能为也。”(《德宗遗事》)

王照说戊戌政变纯为家务之争,这个我不敢赞成,但他说慈禧“但知权利,绝无政见”,我却是举双手赞成的,以慈禧的那个文化程度,她也的确无法有政见,说她留恋祖宗之法,因此反对变法,那是太抬举她了。

启示三,欲速则不达。

戊戌年间,光绪28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此时慈禧已经63岁了,时间完全在光绪这一边,此时的光绪不需要有什么作为,只须耐心的等待就是,时间会帮光绪除掉慈禧这个老太婆的,现在看来,他只需要等待十年,虽然这十年不好熬,但总被幽禁起来渡过十年要好得多。

第十七章 永远的历史(3)

在这等待的十年中,光绪可以小打小闹,进行一些无关紧要的变革,以积累经验,可以先搜罗人才,为将来的大举变法做准备,可以认真详细的研究中国的国情、民情,为变法找到最易见成效的攻破口,这些都比慈禧尚在世就强行大规模的变法要好。

启示四,不流血的变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谭嗣同说得对,“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不流阻扰变法者的血,就需流变法者的血。变法是一场残酷的战争,不是一场可以相互妥协的谈判,更不是一场相互谦让的礼乐仪式,所以在变法之初,就必须有流血的思想准备。

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保守的孝明天皇在位,他是支持幕府政权的,只愿意攘夷,而不愿意维新。但在储君睦仁16岁,倒幕运动兴起之际,保守的孝明天皇突然离奇的去世,使得幕府政权大受打击,最后终于垮台,从而为之后的明治维新开辟了道路。可是在中国情况却相反,保守的慈禧活得好好的,主张变法维新的光绪帝却因“健康原因”不能亲政,最后竟然离奇死亡,这真是血的教训呀。

四.清朝灭亡对后世的启示

清末立宪终于没能成功,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立宪,不流血而由专制转为*政治,这一条在当时看来最为理想稳妥的路,一瞬间就被完全堵死了。中国终于没能实现专制到*的和平过渡,但这一段历史却是极有价值的,

1.当权者不明智。

以载沣为首的当权者,过高的估计了他们的力量,因此在立宪派频频请愿速开国会时,根本没有想过国会的迟开早开会与大清的存亡有联系,此时恐怕想得最多的是立宪派人别有用心,千万别让他们的用心得逞。

权力这东西,在其未瓦解之前,看起来总是那么强大,凛然生威,但当其瓦解之后,回过头来看时,所谓的权力,竟然什么也不是,就好像皇帝身上的新衣,当人人都相信那新衣的确存在时,它就是存在的,神圣而且威严,可当一句话戳破了权力神圣威严的光环,它也就立刻消失了。

载沣他们却似乎认为权力是万能的,是永垂不朽的,只要握在手中不放,那就永远在手心里,他想不到的是,权力在从被怀疑的那一刻起,就不再强大,随时都可能轰然倒塌。这个没想到,使他失去了和立宪派妥协,争取他们支持的最好时机,当立宪派人转向革命,清廷的这艘巨轮的龙骨就等于断了,它的沉没也就注定了。

2.一盘散沙的革命派。

革命派的武昌起义,将清廷权力的神圣性一下子就撕破了,似乎一直巍然耸立的清廷,此刻就仅仅依靠北洋军这一根柱子支撑着,而北洋军却并不听清廷的指挥。历史在这儿将权力的外衣剥得干干净净,让人惊讶的看到了那外衣下面的一无所有。

但是撕破这个外衣的革命派却无法接管清廷的政权,因为革命派是一盘散沙,互不统属,没有一个人能将革命派的力量集合起来,倾力北向,即便是名声最大的孙中山,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革命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