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楚辞鉴赏 > 第22章 千家诗6(第6页)

第22章 千家诗6(第6页)

全诗不仅富于层次的变化,而且构思精巧,比喻新奇,以充

满生机的形象,唤起人们对生气盎然的自然事物的羡美之

情。

凉州词①(二首选一)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②,一片孤城万仞山③。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④。

【注释】

①凉州词:一名《凉州歌》。乐府《近代曲》名。原是凉州(州治在今甘

肃省武威县)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描写西北方的塞上风

光和战争情景。②这一句写远望黄河,似与天边白云相接。按,这

大约是诗人的想象之词,因为玉门关一带并无黄河。又,"黄河"一作

“黄沙","远"一作"直"。就意境而言,用"黄河"比用"黄沙"显得浑远

开阔,但于地理不甚切合。此种现象,唐诗中经常出现。③孤城:指

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古时以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

得名。仞:古代计长度的单位,八尺为仞。④杨柳:即《折杨柳》曲。

二句是说羌笛不须吹奏怨怅别离的《折杨柳》曲,因为玉门关是春风

吹不到的地方。

【解说】

诗题一作《出塞》。这诗用"黄河远上"、"孤城万仞"勾

勒出西北边塞一带苍茫荒远的景象,从而代戍边士卒抒发

苦闷怨怅之情。诗的写法是婉而托讽,意在言外。尤妙在

后二句。明代杨慎《升庵诗话》曾指出本诗旨在"言恩泽不

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但诗里并不直说恩泽不

及于边塞,而是以"春风不度"作比喻;不直说士卒怨别,只

说羌笛吹出哀怨的《折杨柳》的曲调,而这也关涉到了春

风。这种写法能做到曲而有致,情境如画,给人意味深长的

感受。王之涣诗所传甚少,而他的《登鹳鹊楼》和这首《凉州

词》却是千古传诵的名作。按,此诗为《凉州词》之第一首。

芙蓉楼①送辛渐(二首选一)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②。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

①芙蓉楼:是润州城西北楼,相传为东晋王恭在这里任刺史时所

建。②吴:春秋时国名,后并于楚。故此二句中的"吴"、"楚"是互

文。平明:清晨。③这句用鲍照《白头吟》:“清如玉壶冰"诗,以表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