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为了庆祝小姑重获新生,铆足了劲儿准备丰盛的晚餐。
凉拌茄子、韭菜煎蛋、竹笋炒肉,还拿今天买回来的肉做了盆儿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
一家老小吃得热闹欢实,白天的不愉快早抛到了脑后。
文月想起家里的生意,便对叶远山和叶大安说:“爷,爹,咱摊子上的生意也挺稳定了,要不咱们抽个空把那块儿地买了?然后再建个铺子,这样风吹日晒都不怕了,你们觉得咋样?”
叶老爷子点点头,“以前怕做不长久,这段时间看来,生意还不错,还是去把那块儿地买了,做起生意也安心!”
叶大安在外跑过的人,见多了眼红病惹出的事儿,更是赞成,“那块儿地既然不是任何村子的,那我也不必去找啥村长了,我明儿直接去趟县衙,可能得额外花点儿钱才能顺利办下来,可该花的咱也不去省!”
文月深以为然,很高兴自家老爹懂世故,知变通。
叶老太现在已经完全相信小孙女儿的能力了,并不多嘴,更不会轻易反驳。
三郎这段时间经常在铺子帮忙,也有了些自己的看法,“咱们既然要建铺子,能不能多卖几样东西?贵的,便宜的,堂吃的,甚至方便外带的都做些?”
文月听了真是惊喜万分,她三哥还是挺会动脑筋的。
“嗯嗯嗯,我三哥说得太对了,我也正有此意”文月连忙说了自己的计划,“咱们明天开始卖卤肉包,等铺子建成了,我还做卤肉饭,甚至纯粹就卖卤肉也行。
另外咱们的客人好多都是路过的行商,咱们可以另外想想做一两样方便携带,且能在路上吃的!”
四郎吃得一脸满足,听了妹妹的话便回道:“出门在外的人,不都喜欢带点儿糕点和烧饼馒头啥的当干粮,以防半道上找不到店家饿肚子吗?除了这些还能有啥?”
文月点点头,“你说的没错,可有些糕点和烧饼又干又硬,咱们还有改进的空间嘛,到时候铺子建成了再说呗!”
叶大梅看小侄女儿一副大人模样,而爹和大哥似乎也习惯与她商量的样子,便对文月说:“月儿,既然以后又要建铺子,又要扩大买卖,要是人不够啊,你就把小姑叫上,好歹生火、洗碗这些事儿我还是能做的。”
文月笑意盈盈,“小姑,放心吧,要缺人手,肯定得把咱家里的都叫上!你和麦儿都跑不了,到时候你们可别喊累!”
叶大梅就喜欢文月这副不客气不拿她当外人的样子,一看就心生欢喜。
叶大梅心里高兴,却不知此时村儿里有人正为她打得头破血流。
文月三两下吃完饭就下桌,范氏叫住她:“干啥呢?吃个饭还着急忙慌的?好好儿吃,小心不克化。”
“知道啦娘!”文月边往外跑边回道:“我给赵爷爷和赵大哥留了碗红烧肉,再不送去就凉啦!”
文月隔三差五给祖孙俩送点儿自己做的菜,就是为了打好关系呀。虽然自己带了点儿目的交往,可也不乏真心实意想与赵家结交啊。
文月已经想过了,等自家铺子建好了,有了稳定的收入,一家子生计不愁了,她就想跟着赵大夫学学医。
这段时间她看完赵修齐给她的书,熟悉了不少药材的药性和功效,越看倒是越有了几分兴趣。
她的目标很简单,不求能学的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但求能够医治个头疼脑热。
这古代生个小病就能把自己给玩儿完,以后家里人有个小感冒啥的,她能应对就好了。
不知道赵大夫会不会答应,不过先搞好关系总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