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盛唐风月有几个女主 > 第345部分(第2页)

第345部分(第2页)

此话一出;王翰顿时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你别以为我王六不知天下大事;这河北境内好几年饱受水灾之苦;各州父母官连喂饱自己的子民都不够;哪里还能够放米出境?那不是饿着自己的肚子来资助别人;天下哪有那样的傻瓜

崔颢和王泠然大以为然;正要附和之际;外头却传来了陈宝儿的声音:“杜师;杜师;郭世叔;郭世叔押着一大批粮食进了云州城”

听到这么一个消息;又见陈宝儿兴冲冲地奔了进来;杜士仪方才大笑着站起身;从容对王翰等三人说道:“说曹操;曹操就到了来;请三位跟着我一块到都督府门前去;也好安抚人心”

云州都督府门前;骚动的人群也在目睹一辆辆粮车抵达之后;渐渐安静了下来。当杜士仪带着王翰崔颢王泠然和陈宝儿出来的时候;人群更是已然鸦雀无声。眼看年纪轻轻的云州长史扫了一眼他们;竟有不少人心虚地低下了头;甚至连呼吸都放轻了一些。尽管杜士仪上任至今;也并没有多久;可是;云州城四门悬挂着的那些几近风于的马贼首级;以及前些日子隔三差五被斩首示众以作威吓的马贼;仍然是让杜士仪的名字上增添了一抹血色的残酷。

“云州城如今的垦荒不过才刚刚开始;要有出产;至少也得等到明年;原本的耕地不足;因此粮食大多靠外头供给;这固然是事实;但这并不是尔等打砸米行的理由”杜士仪倏然提高了声音;一股入仕多年以来养就的威势油然而生。

在这样的逼问之下;有人不敢吭声;但也有人强自提振胆气驳斥道:“可那家发放安家粮的米行关门了;领到的粮票也就成了一张废纸我们都是冲着到云州就能安居乐业;这才抛弃故土北上;如今这米价腾贵;我们没活路了

“哦;原来是为了米价腾贵”杜士仪轻轻颔首;随即便一指那一辆辆沉甸甸的粮车道;“那现在你们应该都看见了;从朔州过来的粮车已然在此郭参军此前留在朔州久久没有来上任;一是为了接应转徙云州的民户;二来则是负责调拨粮食。若有粮票不曾兑现的;现在可立时兑现把粮食带回去;而若是其余想要买米的;下午开始;在云州都督府对面将会开仓粜米;暂以斗米五十五钱货卖”

“什么?”

人群中一下子又起了一阵骚动;紧跟着;便有人忍不住问道:“为什么米价还是这么贵”

“既然云州城内各家米行均以各式各样的理由;把米价涨到了六十钱一斗;倘若今次朔州运来的米还是按照从前一斗二十五钱卖出;米行趁机低价收进;待官府粮竭而后转卖;试问所谓的云州粮荒是否又会大肆流传?”

杜士仪一句话说得那人哑口无言;这才和颜悦色地说道:“朔州的粮食会源源不断运送过来;所以;急需的可以先买一斗应急;过几日下一批粮食再到;米价自会应声下跌。既然奸商逐利;打算让云州粒米如金;倘若因为你们轻信人言推高米价;岂不是上了人的当?”

他这有理有据的说辞让人群再次恢复了平静;面对这一幕;杜士仪又高声说道:“至于此前打砸吴记米行之事;念在是那家不告而关门溜之大吉;背弃了和官府的契约;有错在先;因而不究尔等莽撞”

有了官府不追究前事的保证;随着一车车粮食送进都督府对面那不知何时整理好的临时铺子;不多时便挂出了一个大大的米字招牌;立时便有人拿着此前愤怒于无法兑现的粮票过去;果然便拿到了一石沉甸甸的米。一时间;其他人见状纷涌而去;都督府门前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场面立时为之改观。

直到这时候;先前被人堵塞过不来的郭荃方才快步上前;到杜士仪面前拱了拱手后就长舒了一口气道:“总算不辱使命”

王翰也为之如释重负;按着胸脯心有余悸地说道:“郭兄;幸好你来得及时;否则就要出大事了”

郭荃见崔颢亦是点头不止;王泠然则若有所思;他苦笑一声;含含糊糊地说道:“别站在外头;到里头说吧;我还有要事向杜长史禀报。”

然而;等到回到书斋;郭荃所说的第一句话;就让包括陈宝儿在内的大多数人瞠目结舌。

“此次我说是运粮一千石;实则只有两百石;其他的粮车中;都只是砂砾而已。”

第一卷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五百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

云州城原本只不过才有两家米行;但随着大批人口的涌入;敏锐嗅到了其中商机;想要借着粮食发一笔财的人不在少数。因此;当一家在太原府小有名气的梁姓粮商悄悄合纵连横;把几家新入云州颇有实力的粮商拉拢了过来;很快便造成了云州城内米价腾贵的局面。通过惜售和两三日一涨价;他们囤积的粮食几乎是有了双倍的盈利;因此在利欲熏心之下;即便是本来准备见好就收的人;也在那梁小山的鼓动下;渐渐生出了贪念来。

那梁小山说背后有靠山;杜士仪即便是颇有根基;可身在云州又管不了别的地方;大不了他们今后不做云州的生意就是了更何况;那梁小山还信誓旦旦地说;云州城根基薄弱;一时半会还需要靠外头输入粮食;只要他们拿捏住了杜士仪;日后在云州就能撑起半壁江山

可之前野心勃勃打算大赚一票的他们;这会儿却在骤然听闻朔州运来的粮食抵达了云州都督府门口;而后杜士仪又说粮食会源源不断送来之后;一时大惊失色。几个粮商彼此一合计;立时一块来到了梁记米行;一见到梁小山便劈头盖脸质问了起来。

“梁兄;都是你说杜长史调不来粮食;我们这才一直惜售;如今都督府门前正在敞开了卖米;如此一来可怎么好”

“对啊;要知道;我手头可是压了整整两千五百石的粮食”

“若只是从斗米六十钱下跌到五十五钱也就算了;可听杜长史的口气;似乎还会再进一步下跌;我们的一片苦心岂不是完全白费”

见一众同盟者有的惶急;有的愤怒;有的暴躁;梁小山笑容可掬地伸手压了压;等到众人总算都安静了下来;他这才慢条斯理地说:“各位稍安勿躁。我们此次好不容易才把米价哄抬上去;哪里会因为他杜十九一句话;便轻而易举地给吓倒了?”

不论对于杜士仪这位云州父母官究竟怎么看;可粮商们就算有背景;也有财势;谁也不敢**裸地在背后叫什么杜十九。于是;梁小山这淡定的称呼把他们全都震住了。其中一人便忍不住问道:“那梁兄莫非是有什么锦囊妙计?

“谈不上妙计;只不过是看穿了杜十九的虚张声势而已”梁小山自信满满地一笑;仿佛真的是洞悉一切的智者;“郭荃在朔州任录事参军;原本颇得朔州魏使君信赖;可是;杜十九偏偏点了他;而且还要从朔州以及邻近各州迁徙民户;这就已经够让魏使君恼火了;还要抽调朔州的粮食;他们以为魏使君是开善堂的不成?所谓第一批运来的一千石粮食;顶多两三百石;其余的究竟是什么;只有他们自己心中有数”

“梁兄真的能够确定?”

发现众人那焦躁的面色渐渐都缓和了下来;质疑的人也只是将信将疑;梁小山就轻轻一拍巴掌。须臾;身后的房门便有人挑起帘子出来;却是一个褐衣从者。来人恭恭敬敬地深深一躬身;这才轻声说道:“某才从朔州快马加鞭回来;市面上并没有人大肆买米;却闻听此前郭使君命人凑了两百石米出发。因为朔州亦是米价腾贵;他凑得两百石米;花销在一斗四十文”

“原来如此;梁兄果然未雨绸缪料敌机先;敢情这是虚张声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