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徐州中秋:这首词作于神宗熙宁十年(1077)中秋节,苏辙与兄苏轼“相从彭门百余日,过中秋而去。”(苏轼《水调歌头》小序)
②东武:县名,汉置,隋始改为诸城,即今山东诸城。
③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市。
④清河古汴:徐州护城河上接古汴河,下连古泗水,属于清河的一部分。
⑤凉州:指凉州古曲。
⑥清赏:赏明月。
⑦汀洲:水边平地。
⑧素娥:姮娥的别称,代指月亮。
⑨王粲:东汉文学家。因战乱依
刘表,不为所用,登当阳(湖北)城楼,作《登楼赋》抒发离乡日久,功业难成的感慨。
【简说】
这首词作于神宗熙宁十年(1077)中秋节,其时苏辙同哥哥苏轼分别七年之后,相聚在彭城,“相从彭门百余日,过中秋而去”。(苏轼《水调歌头·序》)在中秋泛舟赏月时,作者写下了这首词,其兄苏轼也和作一首。苏轼兄弟两人,手足情深,自幼相伴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早岁又同登进士科,后因宦海飘泊,天各一方。二人经常互寄诗词,以诉相思。苏轼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就是怀念苏辙之作,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对苏辙的衷心祝愿。
苏辙的这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开门见山,叙写离愁,“离别亦何久,七度过中秋”亟写分别之久,其中透露出思念之深。“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是回忆去年中秋,其兄苏轼在密州东武过中秋,曾写《水调歌头》词,表达无尽的离愁。“岂意彭城山下”,五句,是写今日欢聚赏月的愉悦。“岂意”中隐含着无限的惊喜。尽管兄弟团圆赏月,泛舟引吭,实为一大快事,但从《凉州》古曲中也流露出忧愁和悲凉。词的下半片则极力渲染一种“醉不成欢惨将别”的哀怨气氛。“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是写人惜月而月无情,不为暂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是写人惜人而人不能留的苦楚。这三句令人联想起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扬柳岸、晓风残月,所描绘的凄凉景象。两者都以情景交融取胜,实为异曲同工。全词以“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作结,用王粲登当阳城,怀乡慨世,作《登楼赋》的典故,表述了自己愿与其兄苏轼一起隐退归乡,共叙天伦的希望。
这首词的基调比较低沉,但感情深挚真切,发自肺腑。况周颐《蕙风词话》云:“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黄裳一首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市)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举进士第一。徽宗政和年间曾任福州知府,官至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有《演山先生集》,其中存词五十三首。
减字木兰花
竞渡①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②。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③。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④。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⑤。
【注释】
①竞渡:我国南方民间传统的赛龙舟习俗。
②渚:水中小洲。
③春雷:形容喧阗的鼓声。破:冲破。以上两句写参赛的龙舟从远处破浪而来。④“欢声”两句:写观众的欢呼呐喊,更显出最前面的船力争上游的英雄气概。
⑤锦标:锦旗,用以奖给优胜者。
【简说】
这首词写端午节龙舟竞渡场面,风格明朗、简捷、晓畅。上片泛写赛龙舟之景,似见其色、似观其形、似闻其声。尤以“飞”、“破”二字显其气势。下片专力写赛龙舟时人们的情绪,观赛者“欢声震地”,参赛者大振“战气”。击鼓声,呐喊声、欢呼声中,夺标者的锦旗高高挂起在船头。著一“惊”字渲染出竞渡时紧张、高昂的情绪;著一“衔”字,写出得胜者的喜悦与得意。
这首词,写的是俗题、俗事,却写得淡隽、直率、不涉俗。《词论》有云:“文家遣辞,雅言则违俗,俗言则伤雅。用之廊庙者,不谐于里巷;习于民众者,不重于士夫。求其通上下之用、兼雅俗之宜,无施而不可者,厥惟填词。”观此《减字木兰花》可见其一斑。既有《风》《雅》之范,又兼歌谣之风。只合出自曾任福州知府体察民风,又兼诗词文赋之艺的黄裳之手。黄庭坚(六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年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登第后任叶县尉。神宗元丰元年他写信给苏轼表示敬仰之情,苏轼复了信,两人从此缔交。在北宋新旧党争中,他两次被贬,最后死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
黄庭坚的诗与苏轼齐名,是江西诗派的主要人物。词与秦现齐名,而词风却完全不同。他少年时多作艳词,晚年时词风接近苏轼词。著有《山谷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