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忽然刘媖喊道:“爹醒了!”
大家急忙围上去,刘存仁摆摆手,指指陈子锟。
陈子锟上前握住老人的手,低声道:“岳父,有什么要交代的?”
一声岳父喊得刘存仁欣慰无比,大女儿跟了陈子锟这么多年,没有一个名份,向来自己走后,刘婷能正式进入陈家。
“照顾好刘家的人。”刘存仁说出这句话,就咳嗽起来,刘婷帮父亲轻轻敲背,稍见好转,刘存仁喘息着问:“小勇他们呢?”
“正在路上。”刘媖答道,同时给丈夫使了个眼色。
张广吟会意,立刻出门直奔邮电局,排队打长途电话到北泰军分区,询问大哥有没出发。
这个电话可不好打,因为部队用的是军话,和民用电话不一条线,转接很麻烦,足足耗时半个钟头才接上那边的值班室,值班人员告诉张广吟,中央首长刚视察结束,刘副司令已经赶往火车站。
中央首长走马观花的在江北视察一圈,耽误刘骁勇没能及时回省城,因为他毕竟还没转业,还是一名军人,等首长走了之后,他才带着妻儿,拖着行李上了火车,归心似箭,心急如焚,只恨火车走的太慢。
等刘骁勇一家人来到省第一人民医院的时候,病房内外哭声一片,刘存仁已经去世了,临终前也没能见到儿孙一眼。
刘骁勇看了父亲的遗容,没哭,他是见惯了生死的沙场硬汉,再说父亲是癌症,晚期很痛苦,走了也是一种解脱,他只是遗憾没能让老人临走前看一眼孙子。
葬礼很隆重,因为刘媖在省委工作,所以郑泽如也来慰问了一下,刘家所在的那条街上,摆了半条街的花圈,可谓极尽哀荣。
陈子锟在省城小住几日,利用余威将老刘家的几个女婿、孙子都给安排到国家单位吃了皇粮,也算对得起刘存仁临终前的嘱托了。
七日后,陈子锟返京,临行前他找大女儿陈嫣谈话,建议女儿去国外留学。
“是去苏联么?”陈嫣很兴奋,她从哈佛医学院毕业后,一直醉心钻研医术,年年轻轻就是医学硕士,省医学院的副教授了。
“不,是去美国,先去香港,再想办法赴美留学。”陈子锟道。
陈嫣沉默了一会:“别人都千方百计从美国回来报效祖国,您却要把我送到大洋彼岸,这是为什么?”
陈子锟道:“爸爸是为你好。”
陈嫣道:“我不去,香港也不去,我的病人需要我,组织需要我,爸爸,我现在是一名党员,正是祖国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走啊。”
陈子锟看着女儿,觉得天真烂漫的女儿长大了,变得有些陌生,其实女儿确实长大了,嫣儿都三十一岁了,已经有自己的主见了。
“好吧,就当爸爸没有说过。”陈子锟只得结束这次对话。
……
转眼又是一年,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江东省委书记郑泽如召开座谈会,邀请民革、民盟、民建、农工四个**党派的负责人进行动员,发动他们多提意见,帮助我党整风。
“现在党内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已经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了,发动**党派向***提意见,这是发扬社会主义**,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正常步骤,希望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主席说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要健康发展,就需要各界人士,主要是知识分子,向党表达不满和批评建议,大鸣大放嘛。”
郑书记的话并没有激起热烈反应,大家只是照例鼓掌而已。
会后两天,各**党派没有什么动作,私下里林文龙和阮铭川、龚梓君等老朋友聊天的之后问他们有什么想法,龚梓君身为江东省财政厅副厅长,民革常委,也是有身份的人,他侃侃而谈道:“解放后,批胡适,批俞平伯,批武训传,批胡风***集团,运动不断,哪次不是针对知识分子,我看还是等等再看吧。”
阮铭川道:“老龚你这话就落后了,总理去年就说过,知识分子也算工人阶级一员,我看这次整风运动是认真的,党需要我们提意见,这是高风亮节的表现,是胸襟开阔的表现,是人格伟大的表现,你们发表意见,我给你们上报纸。”
林文龙和龚梓君都笑了:“阮总编果然有魄力。”
阮铭川道:“北洋时期,我在北京跟邵飘萍办报,说骂谁就骂谁,什么曹锟吴佩孚,一个个不骂的狗血喷头,跟三孙子似的,民国时期我在重庆办报,骂孔祥熙,骂宋子文,骂四大家族,军统特务扬言要暗杀我,我眉头都不皱一下,现在***虚怀若谷,主动开展自我批评,难道我反而不敢发?”
次日,省委**部分管党派工作的副部长白凉约见民盟副主席林文龙,很热情的和他握手,道:“林教授,请坐,我给你泡茶,抽烟么,我这里有中华。”
林文龙笑道:“白部长找我来一定不是为了喝茶抽烟的,有什么话咱们开门见山的说吧。”
白部长爽朗大笑:“林教授果然是爽快人,我这次请你来是请你帮忙的。”
林文龙道:“我就是一教书的,哪能帮得了您啊。”
白部长又是一阵大笑:“咱们是老相识了,就不开玩笑了,昨天郑书记又批评了我一顿,说我的工作不到位,没有发动起**党派来帮助我们党整风,其实我是明白其中道理的,**党派还有顾虑,可以理解嘛。”
林文龙道:“知识分子就是有些小资产阶级思想,瞻前顾后的,一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