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刘九儿宗枝:刘九儿是元剧中乞丐的共名。
⑤郑元和:元石君宝《曲江池》杂剧中人物,亦即唐人小说《李娃传》中的郑生。他落魄时曾流落街头行乞。
⑥莲花落:旧时乞丐行乞时唱的歌曲。
⑦莺花市:指**集中的地方。
⑧打爻槌:一种乞丐玩的技艺,用三只鼓槌,交叉着上下抛接,有时还边抛边打鼓,因此也叫三棒鼓。
⑨村沙:即粗俗、愚蠢。
⑩黄麻罩:用麻布缝的短挂,是叫化子穿的。
皂环绦:灰黑色的绦带。
穷风月训导:穷风月,意即穷风流,穷开心。训导,旧时的学官。
[双调]折桂令
西域吉诚甫①是梨园一点文星②,西土储英③,中夏扬名④。胸次天成,口角河倾,席上风生。吞学海波澜万顷⑤,战词坛甲胄千兵⑥。律按玑衡,声应和铃,乐奏英茎⑦。【说明】
元代我国国内各民族进行了又一次大融合,很多少数民族文人都熟悉汉族文化,和汉族文人结成朋友,本篇反映了这个情况。【注释】
①西域吉诚甫:西域,今新疆一带。吉诚甫,生平不详,从曲中看来,当是个精于音律的少数民族词曲家
。除本篇外,任昱和无名氏还各有一篇作品咏赞过他。
②梨园一点文星:梨园,原是唐玄宗时教授伶人的地方,后来对演剧的地方都称梨园。文星,文曲星;这里用来比喻吉诚甫。
③西土储英:西土,即西域。储英,犹云积累的英才。
④中夏:即中国。
⑤吞学海波澜万顷:形容吉诚甫学识的渊博。
⑥战词坛甲胄千兵:形容吉诚甫是词坛战将。
⑦“律按玑衡”三句:都是形容吉诚甫擅长音律的。玑衡,璇玑玉衡的简称,古代测天的仪器。律按玑衡是说他词曲的音律象玑衡测天那样的准确。和铃,装在车上的铃,这里指伴奏的铃声。
套数
[南吕]一枝花
丑斋自序(节录)[一枝花]生居天地间,禀受阴阳气。既为男子身,须入世俗机。所事堪宜,件件可咱家意。子为评跋上惹是非①,折莫旧友新知②,才见了着人笑起。
[梁州第七]子为外貌儿不中抬举③,因此内才儿不得便宜。半生未得文章力,空自胸藏锦绣,口唾珠玑。争奈灰容土貌,缺齿重颏④,更兼著细眼单眉,人中短髭鬓稀稀⑤。那里取陈平般冠玉精神⑥,何晏般风流面皮⑦?那里取潘安般俊俏容仪⑧?自知,就里,清晨倦把青鸾对⑨,恨杀爷娘不争气。有一日黄榜招收丑陋的⑩,准拟夺魁。
[隔尾]有时节软乌纱抓扎起钻天髻,乾皂靴出落着簌地衣。向晚乘闲后门立,猛可地笑起,似一个甚的?恰便似现世钟馗不杀鬼。
……【说明】
作者自号丑斋,在这套曲中又百般丑化自己的外貌,这不是无聊的游戏之作,实际上是对当时上层社会的以貌取人表示反感。【注释】
①评跋:评论。
②折莫:尽管是。
③不中抬举:不堪提拔。不中,不堪,不合。抬举,提拔,推重。
④重颏:俗说的双重下巴。
⑤人中:上唇正中的凹痕。
⑥陈平般冠玉精神:陈平,汉代人,外貌秀美,佐高祖定天下,屡出奇计,见《汉书·陈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