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景岳全书在线阅读中医宝典 > 第58章 杂证谟肿胀(第2页)

第58章 杂证谟肿胀(第2页)

《经脉篇》曰∶胃病则大腹水肿。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隔咽不通,

食饮不下。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肾脉微大为

石水,起脐已下至小腹HTHT然,上至胃脘,死不治。

《宣明五气篇》曰∶下焦溢为水。

《逆调论》曰∶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而流也。肾者水藏

,主**,主卧与喘也。

《阴阳别论》曰∶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三阴结,谓之水。

《汤液醪醴论》帝曰∶其有不从毫毛生而五脏阳已竭也,**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

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岐

伯曰∶平治于权衡,去宛陈,是以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

洁净府,精以时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按以

上诸胀,皆言水之为病也。

《太阴阳明论》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则满

闭塞。

《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按以上二条,乃言饮食

之为胀也。

论证(共四条)

属性:肿胀之病,原有内外之分,盖中满者谓之胀,而肌肤之胀者亦谓之胀;若以肿言,则单

言肌表,此其所以当辨也。但胀于内者,本由脏病,而肿于外者,亦无不由乎脏病。第脏气

之病,各有不同,虽方书所载,有湿热、寒暑、血气、水食之辨,然余察之经旨,验之病情

,则惟在气水二字,足以尽之。故凡治此证者,不在气分,则在水分,能辨此二者而知其虚

实,无余蕴矣。病在气分,则当以治气为主,病在水分,则当以治水为主。然水气本为同类

,故治水者当兼理气,盖气化水自化也;治气者亦当兼水,以水行气亦行也。此中玄妙,难

以尽言,兹虽条列如左,然运用之法,贵在因机通变也。

一、病在气分者,因气之滞,如气血之逆,食饮之逆,寒热风湿之逆,气虚不能运化之

逆,但治节有不行者,悉由气分,皆能作胀。凡气分之病,其色苍,其内坚,其胀或连胸胁

,其痛或及脏腑。或倏而浮肿者,阳性急速也。或自上及下者,阳本乎上也。或通身尽肿者

,气无不至也。有随按而起者,如按气囊也。然此虽皆气分,而气病有不同,故有气热而胀

者,曰∶诸胀腹大,皆属于热也。有气寒而胀者,曰胃中寒则胀,曰脏寒生满病也。

有气湿而胀者,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也。有气虚而胀者,元气虚也,曰足太阴虚则鼓胀也。有气实而胀者,邪气实也,曰肾气实则胀,曰脾气实则腹胀,曰胃气实则胀也。

凡此虽皆胀病,而治之之要,则全在察其虚实。大都阳证多热,热证多实,阴证多寒,

寒证多虚。先滞于内,而后及于外者多实;先肿于表,而渐及于内,或外虽胀而内不胀者多

虚。小便红赤,大便秘结者多实;小便清白,大便稀溏者多虚。脉滑有力者多实,弦浮微细

者多虚。形色红黄,气息粗长者多实;形容憔悴,声音短促者多虚。年青少壮,气道壅滞者

多实;中衰积劳,神疲气怯者多虚。虚实之治,反如冰炭,若误用之,必致害矣。

一、病在水分者,以阴胜于阳,而肌肤皆肿,此与气证本有不同。凡水之为病,其色明

润,其皮光薄,其肿不速,每自下而上,按肉如泥,肿有分界。盖阴本于下,而浸渍有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