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肌肉。
在前世地球,肌肉细胞的燃料是:三磷酸腺苷(atp)、磷酸肌酸(pc)、肌糖原和脂肪等,其中尤以atp为主;而细胞的发动机则是线粒体;燃料atp、发动机线粒体,再配合上呼吸而来的氧气,一次化学能释放就此完成,就像是一次燃烧一样。
而在cg世界,因为多出了樱元素的缘故,也随之多出了数种蛋白质,连细胞器也不同了!
这个世界的人类——包括其他动物——细胞内部没有前世概念上的线粒体,有的是一种以碳氢氧为燃料的樱元素版本的“线粒体”,在李尤看来,可称之为生体磁流体推进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带动这种樱线粒体内部由樱元素构建的微管结构的超导电磁线圈——是的,你没看错,超导电磁线圈——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与电能,再将电能转换为流体动能。
——想当年,第一次翻阅cg世界中华联邦初中生物学课本的李尤沉默不语。
生物在自然的进化与选择历程中,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在李尤看来,这就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奥卡姆剃刀理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人类所需要的力量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力气是有限的。
对于人类而言,力量并非越大越好,只要能够支撑得起自身的体重,再加上一些额外的负重冗余——比如生存生活活动所需的运动量——就足够了。有一种言论认为现代人的体制比不上古代人,倒也不是没理由的。
如果说,人类所需的力量为标准a的话,前世地球人类想要达到标准a,需要数量为10的肌肉组织,那么在拥有更高效细胞器的cg世界人类,他们所需的肌肉组织数量,就要比前世地球人来得要小得多了。
这就是为什么cg世界的人类普遍都身形修长、四肢纤细的原因所在了。
而同样是因为樱元素,cg世界人类文明的材料学要远比前世地球来得高,因为多了一种元素,这一点在冶金方面最为明显,各种超级合金层出不穷,质量轻、强度高、耐高温……等等属性足以令前世地球人类为之眼红。
而这一点,在cg世界人类的骨骼构成上,也同样显露了出来。
前世地球人类的骨骼,是立体蜂巢结构的钙-镁-钾合金,而cg世界人类的骨骼,是立体蜂巢结构的钙-樱-镁-钾合金。在抗压性、硬度和强度上均获得了大幅度提升。
正文 第七十六章 Legion
中华联邦周召共和历2838年1月将末。※%頂※%点※%小※%说,。。
这将近半个多月来,中华联邦军的很多士兵都快要闲的蛋疼了。
因为中华联邦虽然对eu宣战了,但除了对于西伯利亚地区展开了大规模进军以外,其他地方却是没有多大的动静,大军只是在前线与eu守备军忙着对峙而已。
这无疑让很多人都为之不解,实在搞不清楚中华联邦军到底打得什么算盘。
但事实上,连中华联邦军内部的大多数,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眼巴巴干等着,而不是跑到对面去干他娘的?
这主要是中华联邦西戎攻略军的烦恼,毕竟北狄攻略军好歹好在西伯利亚的广袤土地上追杀eu的残兵败将、打雪仗、玩泥巴、建房子、野外散步、与熊共舞,南蛮攻略军正在绕着澳大利亚转圈圈、晒太阳、吃海鲜、没事打两炮、还有甲板上的篝火晚会,唯有西戎攻略军正忙着与eu的东线部队隔着里海大眼瞪小眼。
没有办法,闲的蛋疼的西戎军决定给自己找点事儿做,比如——
先进武器装备在现实环境中的实际检验效果(把这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家伙开出去溜溜)?
里海的海岸边,一个长着四条腿的金属疙瘩正摇摇摆摆的走来走去。
这个四米来高的、看起来就像是个大铁罐头的玩意儿,是中华联邦以镰刀步行机甲为原型,开发出来的步行式底盘自行火炮“锄头”,一门155㎜电磁重接炮作为主炮(可发射多弹种),加上一挺高平两用式机枪,以及三发威锋式火箭弹,和一枚压箱底儿的云爆炮弹。
大规模应用的碳素装甲,赋予了它更加坚不可摧的防御的同时,也极大的减轻了自身的负重,配合电磁增压弹跳,15米的高度不在话下。灵活的四条腿使得它更为适合越野作战,不论是翻沟越岭,还是跋山涉水。
至于动力方面,第四代的磁流体发动机继续傲视群雄。
全模块化设计,哪里坏了换哪里。
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维护方便、动力充沛过头、爆炸丧心病狂、还有那个大大的鬼脸涂装——秉承了李尤一贯以来的暴力美学设计风格。
要说唯一的缺点的话,就是锄头式步行火炮没办法在行进状态下开炮。
而现在,这架锄头,就在里海的海边上,踩着嶙峋的礁石,做着每天例行的——炸鱼。
乒地一炮,金属氢战斗部的高爆榴弹再次射入了远处的海水中,炸起冲天大浪,令周边区域下起了小雨。
然后……一条又一条的鱼翻着肚皮浮上了水面。
“……嗯,好多鲟鱼。”车长嘀咕了一声,放下了望远镜,开始驾驶着锄头走下水面——外挂式水敏浮筒自动展开,提供额外的浮力——而炮手则已经已经从舱盖中冒出了头来,手里提着一根捞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