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日不落帝国确立时间 > 第92部分(第1页)

第92部分(第1页)

这次大丰收的意义甚至还要超过辰基银行成为整个帝国唯一铸币机构的那次丰收。因为穿越众不能随意铸币(那会引发通胀),每年的铸币税收入极为有限(相对于铸币局那几十亩地如果做商业铺面的收入则极为惊人了),而统合金融市场则可以获得巨大的规模利润。少了门阀和钱庄票号的掣肘,任何金融产品都可以做大做强,就连国债的认购倍数都增加了几倍。(未完待续。。)

第192章 南洋的可喜变化

那些拿回钱的有产者自然不会把钱放在地窖里,纷纷把钱又存进银行。这种现象是必然的,为什么他们不去自己开厂做工业商业的经营活动赚取更高的利润?就是风险问题。银行为什么可以打垮高利贷?就是建立在严格的信用和抵押风险控制上的低坏账率!高利贷的风险极大,很多借高利贷的换不起钱,这些坏账必须要高利贷的高息收入才能冲销,古代民间高利贷借贷利息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900%一年。帝国建立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业兴旺资金充裕,自然让民间高利贷的规模和需求极大的增长了。穿越众即使是为了控制通胀也要打压利率,自然不可能容许这些土豪操持市场利率。早在1941年颁布的诸多经济法律中就开放了民间办银行的门槛,只要资金够100万就可以申请开办银行。但是在国债利率仅仅只有9%的基础上接触到近现代金融市场的所有人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穿越众的手段。

以现代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建立起来十分困难,穿越众早在建立学校的时候,就着手建立极低利息的校内金融,让所有学生和加入的教职员工学习和接受现代金融,校内的辰基银行、辰基书院企业债、各个学院的债务对应的就是类似商业银行和金融债和企业债的现代金融市场和模式。经管学院内部还有每周一次的各个社团经营的校内铺子的股票、债券交易活动,全院广大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这些投资投机活动。

有人在这种校内金融投资和投机中获利颇丰自然会吸引学生们更大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不少优秀的管理人才和金融产业的主要负责人都是在这种竞赛和活动中被发掘出来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穿越众规划的广州银行就是一个天才从计划到开张营业一手包办的。涂晶就是在利用了课余时间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校内银行的各个部门实习岗位都掌握了大量经验后产生了自己筹办一家银行的想法。从组织团队,收集信息,拟定章程。在校内公开招募股份,筹集资金,公开财务信息,接受辰基集团注资等等,到广州购买地皮和兴建总行大楼,招聘员工,组织培训。考核员工、分配和安排岗位。1946开业仪式后就顺利拿到了毕业证,成为了辰基银行39位合作伙伴和参股的现代化银行。

1947年初,他也和其他穿越众大力扶持的合作伙伴银行一样拿到了混业经营许可证。可以在三年内,注册资本充足的前提下,开设证券经济业务和企业债发行承销业务。也就是说,这个广州新开的中小型的银行成为了穿越众罩着的的小银行。在监管机构批准核实其自有资本达到法律要求之后就可以开设下属的证券经纪公司和债券发行承销公司。

这个大饼就是穿越众送给这个天才的奖励和支持。要知道这个银行不仅仅可以开展负债业务(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有信用、抵押、担保书贷款和贷款证劵化业务等贷款业务和投资购买证券业务),资产业务(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和派生存款,存款、派生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负债,约占资金来源的80%以上,另外联行存款、同业存款、借入或拆入款项或发行债券等),中间业务(银行不需运用自己的资金,代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中间业务又称表外业务,其收入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结算、信用证、信托、租赁、咨询等业务都是可以有选择性开展的),还可以开展准上市公司证券(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定价、承销、经纪等业务。送了他一个很值钱的礼物,这个资格不是那家银行都可以获得的,需要非常专业化的经营团队和大量有资格的从业人员才能通过资格审查,还要大量充足的资本(100万的自有资本仅仅只是开银行的起点,要想混业经营起码要2千万的自有资本)。

在他建立银行几年之内,就凭借极高的服务质量和信托精神,帮助2000多大额储户和信托资产委托人获得了年均12%的收益。这种高收益主要是来自于帮助他们获得投资有极大成长性的贸易行和上市公司债券、股票得到的稳定收益,他很少办理贷款,吸收的存款基本都是通过校内银行工作时积累的人脉,在校内公开平台上购买力同学后辈们开办的贸易行和工厂的短期融资债券和原始股。

这种分享同学的资产高成长性的机会不是那些暴发户和粗俗的土豪金可以得到的,秉承老师们的传统,只选择有良好信用和口碑的良善人家合作,这些信托资产成为了银行做的最好的活广告。从开业到危机之前,这家高速发展的银行从未遭到挤兑和危机。这不光是穿越众罩着的好处,更多的来自强大的管理和业绩带来的信用。在危机中,早有准备的涂晶一口气兼并了四家资产过百万的橡胶贸易行和两家资产过千万的钱庄票号,分享了这次盛宴之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提前一年实现了混业经营的目标。

一个个强有力的中小团队,在穿越众领导下的辰基系经济巨人的提携和带领下覆盖了整个帝国的经济界,大到承销短中长各期国债,小到办理个人信用透支贷款,垄断了整个帝国的流动性和经济血脉。在分割帝国经济成长果实的盛宴中占据了最核心的位置,同时也为众多股东们拿到了最丰盛的一份收益。

1949年,穿越众正在忙着瓜分旧势力最后一点家底的时候,南洋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从1942年。穿越众主导的下南洋战略实现了打开五个主要大国的国门的目标之后,大越李朝、占城王国、高棉吴哥王朝、室利佛逝、蒲甘王国都被卷入全球化的大潮。

各国的经济结构慢慢的向殖民地经济的单一化、原料化、规模化转变,原本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基本解体了。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宏大的种植园和矿山、伐木场。大片的森林和沼泽被砍伐填平。转化为种植香料、甘蔗、柚木、金鸡纳树、糯稻、油棕、茶叶、可可、咖啡、橡胶、剑麻、蕉麻、椰子、水果和药材等帝国需求量极大的暴利经济作物。

大量的山峰和丘陵被开发为矿业用地,一车车的矿石被大量的土著和奴隶劳工从矿坑中用钢镐等犀利工具剥离矿床,运输到堆放矿石的码头和简易选矿工厂,然后集中到几个有冶炼能力的矿业大城市加工成一船船满载南洋特产船舶的压仓金属锭或精选高纯矿砂(非金属矿,如石墨、石英和石棉、宝石和半宝石等等)。

例如地域广阔但人口分布严重不均的吴哥王朝高棉帝国,境内的人口几乎全部都集中在南部的沿海平原、三角洲、和湄公河下游冲积平原上,柬埔寨版图内的几个湖岸平原集中了40%的人口。但是这些平原仅仅只占据2%的帝国面积。洞里萨湖之北的都城吴哥城竟然有50多万的常住人口,而占据国土面积90%的广大如今的泰国和老挝等地的平原和山地境内竟然只有全国人口的5%。

广布森林的诸多适合人口宜居的高原、台地、河谷平原、丘陵地带几乎都是没有人要的史前时代。帝国的商人看着几千万吨的高级木料躺在森林里腐烂,心痛的在滴血。为了开发广阔的森林。顺路将文明和帝国的势力延伸到这些绿色的文明空白地区,在中国特色的拆迁办(中国商人的国外投资开发建设公司)的主导下,高棉早就不堪重负的平原富余劳动力,就被引导到广大森林河谷去从事来钱快的伐木工和筑路工了。

外来的强大购买力带着高棉渴求的货币、药物、更高级文明世界的一切消费品冲进这个古老的农业文明。来到这里的不仅仅是物美价廉的各种强大工业产能制造的消费品和武器。还有巨大的购买力和投资强劲的拉动了高棉的初级产品出口动力。一千吨上等的白米,交换十万根铁质箭头;一万方森林里随处可见的大树熏蒸之后,就可以交换五千匹上等麻布或一千匹白棉布;就连价值最高的染料,中国商人也可以用本地出产的珍珠和象牙等重的交换。(染料在古代比黄金还贵,相比之下产量较多又密度大的珍珠和象牙就在当地很便宜)

一个吴哥王朝封建主就是一个买办,几乎高呼着我要我要的冲进吴哥的拍卖会场扫货,扫的当然不是包包化妆品之类的,而是一把把弓箭和钢制道具。能够加强自身实力的各种建筑机械和生产工具。帝国在各个大城市建立的商栈几乎一直都是缺货状态,每当有大陆出口到港的船将货物卸下。挥舞着帝国各个银行和代办处支票的买办们和采购商就冲进该船所属的商行扫货,内陆的城市除非有很大的背景和关系,才能排除万难,从港口的仓库留住部分货物运到内陆的商栈仓库。

而积压的吴哥当地土特产的仓库也几乎没有,热心的高棉商人和贵族,积极主动的将大量货物人拖马拉的送到帝国进口商的码头送上船,付出一点无偿的贫民劳役,换回的运输费可以多买很多华夏货了。

富庶的吴哥城周边有完善的灌溉系统,高产的水稻土深耕细作了几百年,在进口水泥和建筑机械的帮助下,吴哥城的扩建大大加速了,水利系统的建设走上了快车道。土路换成了石条加水泥的硬质路面,主干水渠也换成了石板和水泥拼接的防渗渠,使用了化肥和良种的水田产出两倍的水稻,自然这些养活当地人之外富裕的粮食要不就是被送进当地开设的酿酒厂,要不就是被送到码头运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缺粮地区换取物产了。

贸易带来的财富极大的刺激了东南亚的统治者们,各个王国每年新增的税收基本都是华夏帝国出现在他们面前之前的几倍。农业税和人头税迅速的被商业税取代,不差钱的这些暴发户开始本来就要动工的大兴土木,只不过数量和质量上上了一个台阶而已。

各个国家迅速的从封建社会早期过渡到帝国中央集权时代(有钱,又有帝**事力量和军火的支持,扫平国内反动势力易如反掌,至于谁是反动势力,定义权就掌握在当地代表华夏帝国商人利益的外交官手中,谁敢设卡乱收费、鼓动民众反对帝国资本输出和倾销,摧毁当地手工业的,谁就是反动势力)。各国君主成为华夏帝国忠实的脑残粉,凡是不想接受华夏帝国控制的,都有大把继承人和有继承权的封建主等着带上王冠。

这些动作和当年英国殖民印度如出一辙。但是不同点就是,穿越众看不上这些国家的国库和主权,最重要的铸币权一直都牢牢的掌握在辰基银行手中。这些国家就是穿越众众多提款机和印钞机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这种殖民地化的趋势随着其经济对帝国的依赖性随着贸易规模的增大而增大变得越来越明显,帝国对南洋的控制也越来越强。这种可喜的变化让不知不觉中成为铁杆宗主国皇帝的李浩察觉到了,在穿越众同意之后,五国君主亲自到帝国都城举行第一次大中华会议的建国十周年大典之前的开胃菜就被端了上来,与会的还有日本白河法皇、高丽国王王俣、辽主耶律延禧和高昌王毗伽布的斤等人。(未完待续。。)

第193章 大东亚会议的成果

()    帝国zhōng ;yāng决定在建国十周年庆典之前的金秋十月,在美丽的神京(洛阳)召开第一次大中华会议,邀请北方五国和南方五国的首脑在帝国国家会议大楼商议建立一系列重要的世界体系。大中华联盟、大中华安保联盟、世界关税和商品贸易联盟、世界货币基金公司、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法院、国际卫生组织、大中华圈国家合作论坛、zhèng ;fǔ间移民委员会、科技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类似巴统)等等就是在这次会议之后诞生的。

大中华会议提出了五个宣言,对加入的大中华联盟国家的也是框架xìng的要求。

一、各国互相提携,确立联盟的安定,在正义之上建设共存共荣的秩序。

二、各国互相尊重dú ;lì自主,并重视互相合作,从而确立联盟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三、各国互相尊重各国传统,发挥各民族的创造xìng,从而发扬在世界上的文化。

四、各国在互惠的基础上紧密提携,促进经济发展,增进联盟的繁荣。

五、各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密切的交流,废除人种歧视,与任何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开放各

自的资源以促进世界的发展。

会议后,组建的联盟自然就是一华夏帝国为核心的大中华联盟了。北方和南方各国之间的一切战争和争端全部结束,签订了永久停战协议(北方主要是金国和辽国,南方主要是吴哥王朝和占城王国的战争)。彻底的划定了各国交界的永久陆地和海上国界,还树立了新的海洋领土标准,签订了世界海洋公约,主要内容包括: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国、岛屿制度、闭海或半闭海、内陆国出入海洋的权益和过境zì ;yóu、国际海底以及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与安全、海洋技术的发展和转让等等内容。

这个联盟提出了诸多与会成员国首脑想都想不到的各种问题,树立了一系列的国际法则,几乎将过去脆弱的亚洲地区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系统水平国际联系提升到一个没有漏洞的铁桶一般。几乎把所有以后可能出现的争端和问题都考虑到了,并提前树立了标准和和平解决的方法。

在这次会议中,华夏帝国通过划界条约得到了一直想要的燕云十六州和蒙古高原(作为调停金国和辽国战争的代价,辽国这个几乎快要亡国的政权不得不放弃早已离心离德的南京道燕云十六州地区了,上京道的蒙古地区也在种种手段下,成为了类似吐蕃的华夏帝国自治区,辽国的国土面积从宋代的300多万平方公里锐减到不足50万平方公里,金国占据了东京道,失去了上京道蒙古地区和南京道的23,国土的锐减导致的是国力的大幅衰退,人口从巅峰时期的千万,降到不足200万,军队的数量在屡次的对金作战中从100多万减少到10万人,从一个国际xìng的大国跌落为一个地方xìng的小国了)、琉球群岛、济州岛、庙岛群岛和旅大地区、对马岛、北海道岛佐渡岛等等实际控制地区的一切毫无争议的主权。

高昌回鹘一下子就被南方的吐蕃自治区、东方边夏省(东边的原西夏国也变成了银夏路,建国后一分为三,和高昌回鹘接壤就是边夏省)和北方的蒙古自治区包围了起来,邻国一下子从原先的5个变成了2个(吐蕃、于阗、)

大中华安保联盟就是一个类似北约的组织,简称中盟组织或中盟,是中国与东亚、东南亚主要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中盟拥有大量热武器和常规部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