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所述,张大人早就病退回家了。所以,阎会长的说辞与史实不符,解读有误。
由于,阎会长的说辞跟史实有上述冲突,因此又引出了另外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张尚书的职务是否跟解经邦、王在晋、孙承宗是重叠的,都是经略辽东?当年明月认为,张鹤鸣是接替熊廷弼的,而解经邦是顶替张大人的,张大人、解巡抚走了以后,就轮到了王在晋,这个过程有如接力赛,而“辽东经略”这个深坑就是接力棒。
当年明月:“接替辽东经略的第一人选,是兵部尚书张鹤鸣。天启为了鼓励给他鼓劲,先升他为太子太保(从一品),又给他上方宝剑,还亲自送行。
……
这还不算,去了没多久,这位张大人又说自己年老力衰,主动辞职回家了。没种就没种,装什么蒜?相比而言,接替他的宣府巡抚就好得多了。这位巡抚大人接到任命后,连上三道公文,明白跟皇帝讲:我不去。
……
王在晋,字明初,江苏太仓人。万历二十年(1752年)进士。这位仁兄从没打过仗,之所以让他去,是因为他不能不去。
张尚书跑路的时候,他是兵部副部长,代理部长(署部事)。换句话说,轮也轮到他了。”'4'
不过,以史实来看,二位大能的理解恐怕是有些问题。
首先,《明熹宗实录》上记载张鹤鸣是“自请视师”'5',是主动申请,态度很端正,并非如当年明月所言,张大人是被天启用“太子太保”的头衔给鼓励去的,这个空衔值不了几个钱,史实是——“兵部尚书张鹤鸣自请视师,上悦之。敕加太子太保,赐蟒衣玉带尚方剑”。
其次,王经略上任以后,张尚书依然还在山海关公干,而且直到天启二年七月,张大人才回京复命,这说明张大人的公差并不是辽东经略,否则他人还在辽东公干,朝廷怎么会又点解经邦,又会推王在晋的?而且,发言的时候,张大人的胸牌上写得很清楚,叫“视师尚书”'6',而不是“辽东经略”。
再次,当年明月那个排座次的说法很有问题,他认为辽东经略一空缺,这兵部尚书就是第一人选,而王在晋是代理部长(署部事),所以张尚书跑路以后,轮也轮到王同学了。如果有这样一个座次,那解巡抚排进来就显得很怪异了,他是巡抚,人在宣府,并不在兵部,可是他为什么要排在张尚书和王同学之间呢?
第四,张尚书去山海关视师以后,王同学并不是兵部的代理部长,此时执掌兵部的是孙老师。张大人申请去山海关'7'视师是一月,二月启程,而孙老师二月就到兵部来了,身份是执掌兵部的内阁大学士'8',王同学是三月被任命为经略的'9',如果真要轮什么座次,那张尚书跑路以后,首当其冲的也应是孙老师,而非王同学。
最后,由于阎会长、当年明月都在张大人去辽东的职务上解读有误,因此就一误再误的认为,解经邦被开除公职是在张大人病退之后。
--------------------------------
'1'【阎崇年著《明亡清兴六十年》(上)】
'2'【《三朝辽事实录》卷九视师尚书张鹤鸣题称:“……近经臣王在晋与督臣王象乾议在八里庄东筑城,尤为桑土至计。”】
'3'【三朝辽事实录】卷九张鹤鸣为视师复命内云:自辽患以来,经略死难系狱,累累匪一……今日经略,难于前日之经略万备矣。王在晋铁骨赤心,雄才远略,识见如照烛观火,肩重如迎刃理丝,但秉正不阿,人醉独醒,独臣于在晋两人耳……在晋不足惜,如辽事何,此今日酿辽事大祸根也。此臣不顾嫌疑,不顾仇害,为国家大计而吐肝胆于皇上之前也。”】
'4'【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儿》(六)】
'5'【《明熹宗实录》卷十八“癸亥兵部尚书张鹤鸣自请视师,上悦之。敕加太子太保,赐蟒衣玉带尚方剑,并加升随行副将王国梁为总兵,赞画何栋如为太仆寺少卿,乃发帑金三十万两,解至山海关应用。”】
'6'【三朝辽事实录】卷九视师尚书张鹤鸣题称:“臣在山海关查山海数路,至南海口勘验极确,其增加城墙、挑浚城壕、建筑楼台,引海水至北角山,皆极紧要事。见今□修,臣前疏已详悉入告。近经臣王在晋与督臣王象乾议在八里庄东筑城,尤为桑土至计。”】
'7'【《明熹宗实录》卷十八“癸亥兵部尚书张鹤鸣自请视师,上悦之。敕加太子太保,赐蟒衣玉带尚方剑,并加升随行副将王国梁为总兵,赞画何栋如为太仆寺少卿,乃发帑金三十万两,解至山海关应用。”】
'8'【《明熹宗实录》卷十九“命礼部右侍郎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
'9'【《明熹宗实录》卷二十“升兵部左侍郎王在晋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等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坐车三小时,爬行十七天
在澄清了张大人身份以后,我们再来关注一个神秘的“十七天”。
阎会长、当年明月以及《明史》在叙述张大人离京赴任这个过程时,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一个情节,那就是张大人抵任前,有一个“十七天”的神秘期,御用文人和二位大能分别对这十七天进行了解读,核心是围绕张大人为什么在抵任前有这段神秘期,并且长达十七天。
《明史》上对这十七天的解释是说张大人出发以前很害怕,所以逗留了十七天之久,曰:“鹤鸣惮行,逗遛十七日”。阎会长的说辞跟《明史》依然是高度一致的,这又一次体现了阎会长对《明史》的敬畏之情,他的说法很雷同,曰:“张鹤鸣心里害怕,逗留十七日,始抵达山海关。”不过,当年明月对那十七天的叙述却有很大的不同,非常的有戏路,当年明月精彩演绎如下:
“接替辽东经略的第一人选,是兵部尚书张鹤鸣。天启为了给他鼓励,先升他为太子太保(从一品),又给他上方宝剑'1',还亲自送行。
张尚书没说的,屁股一拍,走了。
走是走了,只是走得有点慢,从京城到山海关,他走了十七天。
这条路线上星期我走过,坐车三个钟头。
张大人虽说没车,马总是有的,就两百多公里,爬也爬过去了。
这还不算,去了没多久,这位张大人又说自己年老力衰,主动辞职回家了。
没种就没种,装什么蒜?
相比而言,接替他的宣府巡抚就好得多了。
这位巡抚大人接到任命后,连上三道公文,明白跟皇帝讲:我不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