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历史 袁 > 第15部分(第2页)

第15部分(第2页)

'4'【《明熹宗实录》卷六十】

'5'【《明熹宗实录》卷六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章 户科神探林宗载

杨御史发的招,马大人还没来得及拆,户科的一个“给事中”又开始发言了,此人名叫林宗载,他从“马乾”(马料银子)入手,扎扎实实的摆了马总兵一道。林大人很会分析问题,虽然马乾的支出是个很不起眼的小细节,可细节决定成败啊,因此林大人一番言辞之后,马总兵顿时就有了想撞墙的念头。

林大人一共说了四点。

首先,林大人指出,能放马出去吃草的月份,向来是不支出马料银子的,只给点豆子就足够了(加豆九升足矣),但是辽东镇却依然支出了马料银子,这显然不是买给马吃的(是以马乾为兵乾也),而是不是你马大人吃了,你自己清楚。

其次,林大人爆料说,山海关虽一共有6万匹马,但其中有“班马”在内(非辽东镇的),而班马的马乾照例是不在辽东镇支出的,可你马大帅每次报账的时候,怎么都是按6万匹马来报的?你这不是虚报冒领吗?

第三,林大人又点了一水,指出6万匹马中,除了有班马不支“马乾”以外,还有2万匹马的“马乾”是由户部将银子直接发到蓟镇和永平,采购成草料之后再运送关外的,所以要支出的马料银子的马匹,实际上还不到4万(因有班马在内),但是你马大帅领银子,却是依照6万匹马这个数来领取的,这又是为什么呢?再说,户部已经在蓟镇和永平采购2万匹马的草料,发给你马大人,可是你在关外却又买了6万匹马的草料,这不是重复支出吗?你为什么不早打招呼来协调?

最后,林大人使出一招以退为进的绝杀,他先假设马大帅每月领万两马乾银子并没有虚报,但结果却推出了一个惊人的悖论。

林大人说,如果按照一匹马一个月两银子计算,那你马大帅在关外每月领取了万现金,说明你马大帅的6万匹马都在关外了。(=6万多)

而既然马匹全部出关了,那士卒也应该全部出关才对,因为兵不可无马,但是士卒如果都跟着马开拔出关了,那如今关城内岂非是空无一人?!或者说关内士卒全都没有马?!

没有士卒的关是虚关,没有马的士卒是虚兵,没有第三种可能了,所以您马大帅就随便选一个吧。'1'

不难看出,这位林大人完全是柯蓝型选手,放在户科确实有些屈才,至少应该转到刑部去干个侍郎,而他关于“虚关”还是“虚兵”的问题,马总兵是无法选择的,更无法回答,因为无论怎么选、怎么答,马大人都得撞墙。当然,马大帅最后并没有撞墙,他的选择是去攻打耀州,只不过其结果跟撞墙没多少差别。

--------------------------------------------------------------------------------

'1'【《明熹宗实录》卷六十二“壬午户科给事中林宗载驳关上马乾虚冒四款。一关上每遇青采及买草之月,镐赏支折各有定例,无容增减。乃四五六七八五个月,马皆放青。此时月加豆九升足矣。又后日支乾四分,是以马乾为兵乾也。一关马六万有期,尚有班马许多在内,班马例不支马乾,今概称马六万余匹,马乾每匹一两二钱,共该七万三千余两,是并不支者而亦支也。一关内马嬴二万匹,应支本色,发银于蓟永二镇买运关外。四万匹改支折色,每匹月给银一两二钱,是折色本色各有司存。果关内之马欲同出关,则关抚宜预先知会天津督饷,行文蓟永,免其买草,以价银解赴山海。乃不预先知会,直以临时欲问计部,于四万金之外,再加三万三千有奇,万一计部先发之蓟永买本色,又发之山海充折色,是重费也。一用兵之道有行者以赴敌,亦宜有居者以当关。今六万余马既出关,则十万余官兵亦出关矣,使兵与马而俱出,是虚其关也。倘或有兵而无马,是孤其兵也。一可者也。上命该部知之。”】。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章 大能们解读的柳河事件

在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御用文人和三位大能的说辞。

《明史》的叙述是将阎巡抚那套“神出鬼没”的车轮式点兵法,算成是“功绩”加到了孙大人头上,说孙老师到关上之后,发现士兵纪律性差,冒饷又多,于是淘汰疲兵万余,并将鲁之甲救回来的七千辽人发往前屯为兵'1'(汗!估计是从十三山救回来的)。

此处,御用文人们具体如何歪曲事实的,前文已有阐述'2',这里就不多说了,不过史文中一句“关上兵名七万,顾无纪律,冒饷多”却成为了当年明月认定前任“老领导”贪墨的依据。

以下是当年明月的叙述,其中不仅对孙阁老大加赞许,还的给“老领导”扣了一顶贪污军饷的帽子:

“孙承宗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练兵。当时他手下的士兵,总数有七万多人。数字挺大,但是就是个数,一查才发现,有上万人压根儿没有,都是空额,工资全让老领导拿走了。”'3'

而那位“老领导”不是别人,正是前任辽东经略王在晋。

按常理来说,贪墨军饷几乎是边镇的通病(如马世龙、阎鸣泰等),所以只要高兴,无论是谁,随手就能给孙老师弄一个“稽查冒饷”的廉价光环。

不过,虽然操作这类廉价的虚名并不困难,但是当年明月所谓“有上万人压根儿没有”的说辞,却是连黑王为主的《明史》都不支持,《明史》上的说法是孙老师“遣还河南、真定疲兵万余”,也就是说那一万多人,不是空饷,而是疲兵。

《明熹宗实录》上也有类似《明史》中“疲兵万余”的说法,《明熹宗实录》记载了阎巡抚淘汰一万多弱卒的事情——“除革巡三等官兵共一万四百六十一名”'4',这一万多弱卒在人数上跟“疲兵万余”是相当的,但却也不是空饷。因此,当年明月的说法实在缺乏依据,多半是他自己的即兴发挥(诚如张鹤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