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诉你啊,给我写好一点,拿出你最好的水平,不然今年你们这一房我一定给你们穿小鞋。”
此人苦笑了一下,我说族长你至于么?
……
黄纶此刻,也在激动的不能自己,此时此刻他也在疯狂的解说这首诗。
“各位家人们,首先老黄我来给各位翻译一下这首诗吧。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这就是这首诗翻译过来的意思,大家可以随便看一看,我想问题不大。
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从军行。
这是一首绝世经典的边塞诗,这首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
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先生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门关。
看着青海和玉门关,就使战士想到曾经在这两个地方发生过的战斗场面,不由心潮澎湃。
可见这两句写景中包含丰富的感情,有戍守边疆将士们对边防的关注。
有他们对自己能担负保家卫国责任的自豪,也有边疆环境恶劣。
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种种感情都融进了这苍凉辽阔、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
“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而这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更是当时大司马卫青最好的写照。
当年,对楼兰用兵,其实当时大司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的。
国内的一些文官,并不支持这么做。并且,当时的朝廷,还要面临周边国家的一些指责。
所以,这场战争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这首诗,我个人觉得,这是最好的边塞诗,也是写给大司马最好的一首诗。”
……
而就在这首诗以后,这一节课基本上算是到了完结的时候了。
而这个时候,刘南看着教室里面的这群孩子,他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各位同学们,自从我大汉武帝时代结束以后,我大汉的武风就在慢慢的被打压,更是有了昭帝时代的屈辱,楚公最后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