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这东西很好也很坏。
好的是,我永远记得我的初恋是谁。
坏的事,我往往失去了他。
初恋这东西很坏也很好。
坏的是,我不知道我是谁的初恋。
好的是,不管是谁他一定记住了我。
看到这里的人,如果你有《夏旅》这本杂志,请发邮件wenjing_firstlove@163。,我会和你联系。
如果你没有,但只要你有过初恋,能体会这种心情,请帮我把这个帖子转发给另一个人。
这是给天堂里的那个人的回信。
是真正的寻梦之旅。
4温静的帖子又引起了老同学的一阵唏嘘,但是很快就销声匿迹了。这是温静意料之中的事,网络很大,大到看过的东西转瞬就忘了,大到谁也不愿意在哪里停留下来,大到什么心意都可以沉入深海。
从每天登陆几次邮箱,到几天登陆一次邮箱,慢慢的温静几乎不抱期待了。尽管也会不甘心,但是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态度,对死去的人,对消逝的爱,仅仅是浏览的时候在心里打了个旋,然后马上就忘记了。所以当在超过对方发送日期五天后,温静在自己的邮箱里看到一封关于《夏旅》的来信时,她惊讶极了。
发信的是一个高中生,她在附件里放了几张杂志的图片,以确定是否就是温静需要的那些。
信的最后,她有些疑惑地问:“我妈妈说也许是个骗局,但是我没发现这个杂志有什么地方能让你骗到我,既没有抽奖也没有要我的手机号码。
(PS:取杂志的邮费可要你出!)我就是觉得有意思所以才给你发邮件,你说的是真的吗?真有这样的人吗?”
温静修改了好几遍,生怕把这个女孩吓跑,总算措辞说清了她不是骗子,孟帆确有其人,她会承担往返邮费等等问题。
发出了邮件,温静立刻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邮箱附件中的照片。那里面有一篇孟帆的文章,是她从来没看过的。大概是在做关于博物馆的相关专题,所以那篇文章的大标题是《北京?馆》。前面写的都是行走于北京各个特色博物馆的介绍。而在中国科技馆那篇的最后,温静看到了属于孟帆的别致文字。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原先来这里参观的那些设备因为都已不稀奇而被替换下来。
抛物面传声装置是少有几个留存下来的。拍照这天,我对准焦距的时候,还有一个孩子在和她妈妈做远距离的对话。我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但是看到那孩子欢快的笑颜,我想传来的一定是很美妙的声音。
这个像大锅盖一样的橘红色物体使相距50米的两人能够说着悄悄话。我曾经也站在它面前,有点紧张地对着中心点。那我们中学时的一次旅行,遥远的另一边站着我喜欢的女孩。有那么一瞬间,我想通过它说“我喜欢你”,但是胆小的我最终什么都没有做,只一愣神的功夫就被其他男同学拉了下来。
那时明明很认真地喜欢,却不敢面对面地说出来。
而现在面对面可以说出无数爱,却不能很认真。
这是只有我一个人感悟到的事吗?
我想不是,这只是所有人最初的憧憬和最终的遗憾。
那个传声器不能存储,否则在转瞬即逝的声音里,大概可以寻觅到很多爱。
5孟帆笔下的旅行其实是一次团日活动,由校团委组织三个年级的团员去做的学习考查。
不过对于温静他们来说,这样的活动基本上就和出去郊游一样,因为只要是同学们一起从教室里走出来,那么去哪里都一定是快乐的,所以辅导员还没训完话,他们作为中间年级就先一步偷偷溜走了。
这种事情通常是杜晓风带头,他们几个男生先叽叽咕咕地商量好,再给女生一个眼色,大家就瞅准机会躲在低年级同学的后面跑出了老师的视线,连老实的孟帆也被他们拉了出来。
“团委老师会不会生气啊?”温静怀着亢奋的情绪紧张地说。
“不会!咱们又没到外面去!科技馆嘛,就是要多动手,少动口!”杜晓风毫不在乎地说。
“那咱们去哪儿?”苏苏还缩手缩脚地低声问。
“去二层呗!别让老师撞见咱们!”杜晓风直直楼上。
“老师看这边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他们这些做贼心虚的人“轰”的一声一起往楼上跑去。
纷踏的脚步声中,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挤作一团,人群中的温静突然觉得谁抓住了自己,她抬起头,看见杜晓风朝她露出了狡黠而羞涩的笑。
在那么多人中间,杜晓风牢牢地牵住了她的手。
到了楼上他们再不忌惮,即使没有现在科技馆里那么多有趣的高端设备。他们仍然被眼前新奇的仪器所吸引。这就是电脑时代之外的快乐。
从倾斜的小屋出来,温静和苏苏看见孟帆独自一人站在一个器械旁,拉起了一个很大的泡沫。他的样子很认真,手稳稳地扶着拉杆,肥皂泡在他的操纵下闪烁着微光,衬着他的模样更加显得清秀。
温静瞄了眼偷偷看着孟帆的苏苏,一把拉住她,笑着说:“走!我们也过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