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可曾多带银两,且借我一用。”
张旭也去摸身上,真真事有凑巧,他上朝前换了件内衣,竟一毫也未带得,三个人都觉得好笑。贺知章就对那店家说:
“姑娘,我也是越州人,咱们本是同乡。刚才听了你的身世,颇觉同情,本想资助你母女一些银两,不巧今日我三人身边都未带多少银两,不但资助不成,连这酒菜钱也会不出了! ”
越女见说,忙道:
“客官,我早听出你的口音是故乡人,不要紧的,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你们尽管吃,就算我母女请客好了!”
贺知章见这越女不但人长得美,心肠也这么好,不禁更加怜悯。他略一思索,立时有了主意,便对越女说道:
“姑娘,你既然如此客气,我仨倒要一醉方休了,免得辜负了你一番盛情。来,你且再为我们拿两坛酒来。”
那越女毫不迟疑,转身又捧上两坛加饭酒。这前后四坛酒共有十二斤,待到喝完,三人真的醉了。贺知章醉醺醺地问道:
“姑娘,你家中可有笔墨?”
“有!有!上次请人写酒旗,备得有斗大的笔。”
说着,越女进里屋取出笔墨。 原来贺知章早已看见店堂后壁是一面雪白的粉墙。他摇摇晃晃地起身离座;将斗笔蘸饱了墨汁;去那粉墙上龙飞凤舞,写下一幅兴酣游漓的狂草。李白朦胧中一看,却是十个大字:
“小店雅趣足; 老酒醉人多。”
这十个字笔势流转,连接一体,如长江涌浪,银河倒泻,气势非凡。 贺知章写罢;心里十分畅快,酒也醒了一半。他呵呵大笑,把笔递给张旭,说道:
“来来来! 你这位草书圣手,酒也不能白喝,也得写几个字去!”
说着,他拉着张旭的手出了店堂,来到巷口,找到一处白墙壁说道:
“你就在这上面写几个吧!”
张旭说道:
“这越州加饭酒的味道,香美之极;岂是笔墨可以形容得了的? 有了;就写这两句吧 !”
说完,也去素壁上狂草一联,却是七言一副流水对:
“此酒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尝! ”
“哈哈哈哈!”三人相对大笑,痛快极了,全然不顾身旁的围观人众。贺知章回头对店家说道:
“姑娘,你这小店,过十天半月必定顾客盈门,热闹非常,你母女俩也照看不过来了。这样吧;我叫家人贺喜儿来帮你们;他忠厚老实,手脚勤快,肯定是你的一个好帮手! ”
越女道谢不已,目送他们三人摇摇晃晃东倒西歪地远去。
果然;不出几天;贺知章和张旭两位书法名家在越醪酒家留下真迹;盛赞越州加饭酒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人们纷纷慕名前来,品尝老酒,其实; 就是为了观赏两位名家的书法大作;酒店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越女便趁机将酒店改名为“醉书酒家”;从此;这酒店名气更家大了。后来;这小小的酒店;竟发展成为长安城里头号的大酒楼不提。
再说;李白自那日搬到贺知章家以后; 贺知章便带他到吏部去报了到;实际上就是先给李白在朝庭上挂个号; 以备后日寻找举荐他的时机。
一日早朝,朝臣们分班上殿。行礼已毕。唐玄宗李隆基传旨,宣渤海国使臣上殿。不一时,一位异族打扮的使节,用头顶着一只装着表章的拜匣上殿来了。呈上表章后;李隆基打开一看;此表章不像往常那样用汉文写成;而是用曲里拐弯的外国文字写成;一个字也不认得;不禁勃然大怒:
“嘟!大胆的渤海国,竟敢用这种鸟兽样的字迹进表;分明是藐视我大唐国的威严! 殿前武士;将这厮推出午门斩首。”
不料,那使臣并不害怕;竟心平气和的说道:
“且慢! 启禀大唐皇帝陛下,我国狼主有言:‘你朝若真有人能解开此表,我国情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若是无人能解得此表嘛……!哼哼!就说明尔大唐国无有能人;我渤海国就要兴兵前来;夺取你的大唐江山!”
一番话说得李隆基倒吸了一口冷气,心想:‘听说近年来渤海国的国力日强,想不到竟然已经到了与大唐争天下的地步了!’他吩咐:
“先将使臣带下殿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