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当驾官请宴,即下殿携手而行,又问:
“高徒能礼貌乎?”
三藏道:
“小徒俱是山村旷野之身,未谙中华圣朝之礼数,万望主公赦罪。”
太宗笑道:
“不罪他,不罪他,都同请东阁赴宴去也。”
三藏又谢了恩,招呼他三众,都到阁内观看。果是中华大国,比寻常不同。你看那:蒸酥蜜食兼嘉馔,更有那美酒香茶与异奇。说不尽百味珍馐真上品,果然是中华大国异西夷。师徒四众与文武多官俱侍列左右,太宗皇帝仍正坐当中,歌舞吹弹,整齐严肃,遂尽乐一日。
当日天晚,谢恩宴散。太宗回宫,多官回宅,唐僧等归于洪福寺,只见寺僧磕头迎接。方进山门,众僧报道:
“师父,这树头儿今早俱忽然向东。我们记得师父之言,遂出城来接,果然到了!”
长老喜之不胜,遂入方丈。此时八戒也不嚷茶饭,也不弄喧头,行者、沙僧个个稳重。只因道果完成,自然安静。当晚睡了。
却说;太宗当晚夜不能寐;想那唐三藏法师千辛万苦取来真经;实属不易;于是;便用那王羲之笔体和笔法写<;大唐三藏圣教序>;一篇
其文云:
“盖闻二仪有象,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天地包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象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象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亘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写毕,即召圣僧。
此时长老已在朝门外候谢,闻宣急入,行俯伏之礼。太宗传请上殿,将文字递与长老览遍。复下谢恩,奏道:
“主公文辞高古,理趣渊微,但不知是何名目。”
太宗道:
“朕夜自书,答谢御弟之意,名曰: <;大唐三藏圣教序>;,不知好否?”
(下接第六十八回 丢仙桃大圣受屈 炎光佛说合结义)
第六十八回 丢仙桃大圣受屈 炎光佛说合结义
第六十八回 丢仙桃大圣受屈 炎光佛说合结义
长老叩头,称谢不已。太宗又曰:
“御弟将真经演诵一番,何如?”
长老道:
“主公,若演真经,须寻佛地,宝殿非可诵之处。”
太宗甚喜,即问当驾官:
“长安城寺,有那座寺院洁净?”
班中闪上大学士萧瑀奏道:
“城中有一雁塔寺洁净。”
太宗即令左右:
“宣褚遂良用楷书将此<;大唐三藏圣教序>;书就,刻之于石,立于藏经浮图大雁塔下。”
时有弘福寺和尚怀仁禅师上殿面君奏道:
“为使陛下所书之序能永存于世,臣僧将邀请一位书圣来抄写序文,不知圣上意下如何?”
“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