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恩笑着摆摆手道:“我们的老祖宗有一个已经在我之前做了,而且做的很好!”
“汉之文帝时期!”张之东点点头喃喃道。
张启恩说道:“我已经下令西路军安龙部队,无论如何要从鞑虏手里将永乐大典弄回来,同时开放皇室藏书,我们的文化断层十分的厉害。
我之前接到各地的报告,一个省府,都没有一所像样的私塾,更不要说学堂了。
考虑到地方民间办学的困难,我会在从每年财政中拨出1亿两白银,用于全民教育。”
此时的众人是惊的不知道说什么了,一亿两白银扶持教育,这要是在大乾帝国时期想都不敢想。
“陛下圣明!”很多旧官员也是震惊,但也就仅此而已,毕竟不是自己的钱,无所谓多少了。
“再者,医疗方面,各地的郎中都是子承父业的继承制,我想也不去动,中医依旧是国医,对西医进行普及,老百姓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每年拿出4000万两,支持各地现在省府建立医院,以及医学人才的培养。”
张启恩将之前和夏昌珉商议后的政策,给在座的旧官员讲述,为的就是张启恩要得到这些官员的支持,从而和平的政权过渡。
地方上,土改的困难,老百姓听到护卫军要给他们分地,一个个激动不已。
但地主中也不一定都是坏人,还有许多的人才知识分子的家里都是地主,张启恩要考虑这方面的影响。
“我的土地上限是200亩,任何人都不能再多了,要是国外的地,我不管,但国内200亩是底线!”张启恩郑重其事的说道。
亭子里的官员面面相觑,一个个也不敢发表意见。
“唉!”张之东起身道:“老朽和陛下是同姓,我当为陛下分忧,老朽自请交出土地!”
张启恩一把扶住作揖的张之东,道:“好,好,好!”
随即张启恩将目光看向一旁,刘坤一、徐士常、杨度、杨增新也急忙起身表示同意,毕竟他也没有地。
再次的旧官员表示愿意交出土地。
“诸位都是国之栋梁,我也不会怠慢诸位,这样我即将成立的两院,是内阁的咨询部门和监督部门,也是有参与国家政策制度制定的协助部门。”
张启恩让张之东坐下后,说道:“我任命张老大人,为参议院第一任院长,今天在座的诸位都是议员。”
随后,张启恩对徐士常说道:“我任命杨度,你为民议院第一任院长,人员是各省的民议代表。”
参议院也对内阁的过失以及施政时的失误,进行及时的提醒,但没有干预之权。
民议院对每5年一届的内阁进行审议,每三年听取一次内阁的工作成果汇报,并向内阁提出一些民间百姓各界的需求和呼声,让内阁着手解决。
参议院、民议院在各地的的省府设立分院,每5年重新选举一次,士农工商都有份额,也是调动老百姓参政的机构。
“诸位,最近礼部在草拟符合当前国情的法律,涉及民事、刑事、宗族、诉讼等方方面面!诸位有好的意见建议可以去提一提。”
“臣等遵旨!”
“再者,明年过后,我要开恩科取士,这次不再拘泥于儒家之学,开设法家、墨家、农家、医家、兵家等诸多学科,我将各取300!”
“同时,各地的电邮局的设立到县后,取消州府一级,实行三级政府制度,中央——省——县制度。”
“官员礼服沿用宋制官服,在圆领袍的基础上加禽兽补子,沿用宋明制,六部沿用东省总督府制度设立。”
“颁布发型自由令,不限制民众强制剃发剪辫子,我要去除的是民众心理的辫子,而不是脑壳后的辫子,民间言论自由,士农工商平等,打破旧制。”
“颁布成立汉、鞑虏、猛、臧、灰等各民族事务府,处理各地民族问题。”
“颁布禁止汉人为奴令,任何家族,包括张家内凡是使用丫鬟婆子,汉人有人身自由权,受到帝国法律的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