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覆雨大唐之无限风流的 八方极乐 > 第148部分(第2页)

第148部分(第2页)

“掉过来还差不多。”

韩星随意道,也不等李志提问,随即便道:“兴商,以利刺激百姓发明更多巧妙的工具,来生产商品,从而促进工业的发展。而工业的发展能提高农业效率,而那些士子只需要稍微调到其中一些矛盾就可以了,要他做的其实并不多,因此士如何能居四者之首。”

李志显然是初次听到这样的理论,而且好像有些道理,一时之间也不好评论,于是又问道:“那韩兄为何又可怜儒家,自汉武后,历代用儒,儒的地位那么高,还有什么好可怜的?”

韩星并不直接回答,而是道:“我并不讨厌儒家还有孔子,但却非常讨厌一个自称儒学大家的人——董仲舒。”

李志一听到韩星说讨厌董仲舒,心中放下的心,又再提起来,那个门派的人恐怕恨董仲舒恨的要死吧,“这是为何?”

韩星答道:“当年董仲舒献‘天人三策’,逐有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虽然大大提高了儒家的地位,但实际上却是把儒家给毁了。”

看到李志露出不解的神情,韩星解释道:“董仲舒为了迎合汉武帝方便统治万民的心,断章取义,曲解其意,将儒家改得面目全非。若孔子看到自己创立的儒学,变成今时今日的模样,恐怕会气死吧,哦,不,他已经死了,应该是气活才对。”

李志想不到韩星还有这样的幽默感,不过她已经完全把心放下来了,韩星讨厌董仲舒的原因,原来不是因为百家被罢黜,而是因为董仲舒曲解了儒家,韩星他反而对‘罢黜百家’的事好像没什么气愤的,应该不是魔门的人。

她又哪里会知道,韩星的确是魔门的人,而且还是魔门的邪帝,在魔门里面地位尊崇,只不过韩星对魔门没什么归属感,而且对那什么‘诸子百家’的学说其实所知不多,反倒是语文课的时候学了几篇《论语》也觉得里面的道理确实有些道理。

李志虽然对韩星的话并不全部理解,但也听得颇为入神,又问:“韩兄,你为何不说说这些政策的汉武帝呢?韩兄讨厌汉武帝吗?”

韩星搔了搔头道:“汉武帝……这个人我评论不了,但我对这个人倒没什么厌恶的,反而有些欣赏。”

汉武帝这个人说他是暴君,说他穷兵黩武也行,他花光了文景二帝那近百年的积蓄来攻打匈奴,将匈奴打残了,可匈奴只过了几十年便优养生息,再次来犯,看上去好像有些不值。只是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却又将我大汉民族的气节给打了出来,任何汉人只要一听到这句话都会为之热血沸腾。

韩星想了想觉得还是评论不了,摇摇头道:“汉武帝这个我评论不了,我只肯定他只是在利用儒家,那些儒家的著作,恐怕他本人是不屑一顾的,不止如此,恐怕之后的皇帝也是如此,恐怕大部分连《论语》都没有看完。”

韩星不着痕迹地又将话题打了个圈又回到原来的话题,那个李志果然顺着韩星话题,问道:“韩兄此话何解,自汉以来,为帝者均实行儒家政策,怎么又变成对儒家不屑一顾了?”

韩星摇摇头,喝了一杯茶,说道:“儒家讲究修身,增加自身的修养,以仁教化万民,那么历朝又为何修订律例?又如何依法治国?”

李志目光中闪烁着灼灼的精光,望着韩星,说道:“韩兄以为如何?”

“历朝以来不过是外儒内法,披着儒家之外衣,行法家之言。”

韩星之言如同一阵轰雷落在李志的心头。

188

李志听着韩星的话如遭雷击,心中想着:“这个人果然有几分见识,只是那观点好像跟传统有些格格不入,那要不要继续劝他加入李家呢?”

而韩星本人却觉得没什么。‘外儒内法’这观点自然是韩星在后世听来的,只是历代不乏有识之士,想来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他们没敢说出来而已。或许正是因为这些人心知肚明这儒家早以在汉朝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被利用来方便皇帝的统治,所以后世为了更迎合那些皇帝的口味,于是改得越来越厉害,与真正的儒家离得越来越远。

到了宋朝的理学大家朱熹更是将礼教大防提升到极点,说什么‘存天理,灭人欲’的,可他本人却风流的紧,不止勾…诱两个尼姑作为宠妾,更连孀居的儿媳也被他弄上了手,可见他本人并没有将什么礼教大防放在眼里,那句灭人欲更是笑话。他说出那番话恐怕也只是为了迎合帝皇的统治要求而已,至于他本人大概也觉得自己说的话可笑得紧。

韩星轻吁了口气,发现自己今天不知是不是吃错药了,说了这么多平时不会说的话,于是便起身告辞。那李志还处于沉思之中,好像没有听到韩星的话一样,韩星也不多想,自顾自的领着卫贞贞和小鹤儿下楼。

“公子,公子。”

李志的那个叫如茵的侍女轻唤着,发现韩星已经离开了,可自己的主人还处于痴呆状,低喝一声:“公主!那人走了!”

“什么?”

李志这才被她唤醒,看了看旁边,那里还有韩星三人的身影,“啊!如茵,他们走了,你怎么不告诉我啊?”

如茵一面无辜的看着李志,弱弱地道:“我不是叫了么?”

李志也知道是自己走神,于是问道:“那他们走了多久?”

“也没走多久,现在追应该能追得上,啊,公主,你等等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