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明海寇TXT免费 > 第204部分(第2页)

第204部分(第2页)

赵麻子一听这个就笑的合不拢嘴,连连点头道:“大当家不提的话我差点忘了,李宜前些日送来消息,说按照大当家当初给他出的主意,将一批香皂送给了一些达官贵人,还让他的小妾暗中到有钱人家走动,拜访那些有钱人家的妻妾,送了一些香皂给他们。

这段日子,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到茂盛源求购香皂了,李宜还是按照大当家的吩咐,囤货居奇,只少量出货。

现如今福州城乃至是整个福建,现如今的香皂是一块难求,价钱更是炒到了十两银子一块,还是有人要求订货。

有些商贾现在已经发现此物可以赚大钱,也登门求购,甚至连两个晋商听闻之后,也到茂盛源求货。

可见的香皂这东西今后再也不愁卖了!现如今制皂场那边,又增加了十几个人手,几口大锅,日夜不停的开始制作。

原来咱们库存的那些鲸脂恐怕不够用多长时候了!所以大当家不在的时候,六哥我们商量了一下,从船队里面抽出了三条船,专门出去捕鲸,要不然的话鲸脂不足,就要断货了!

另外玻璃场那边的工匠们又搞了几套模具,除了琉璃碗、琉璃酒盅,琉璃茶碗之外,现如今还有两个工匠吹出了大玻璃缸和玻璃花瓶。

大当家要的那种鱼缸,现如今已经做成了几个,发往了茂盛源福州总号,定价一个一千五百两银子,当即就被人买了去,福州知府也订了一个,说要作为贡品,今年送到京城之中!

福州知府还派人到茂盛源定了五十块珍珠皂,说是也要一起作为今年的贡品,送到京师去!”

于孝天一听,也呲牙咧嘴的笑了起来,这个结果是在他的预料之中的,这时代的明朝权贵和商贾的富裕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他们生活之奢华,根本不是一般平头百姓能想得出来的。

这些人敛财容易,花钱也大方,只要东西好,而且有面子,他们就不在乎价钱高低,这不单单只是好用不好用的问题了,而是牵扯到了面子的问题。

像他让人磨出珍珠粉掺入香皂之中,制成珍珠皂,宣传说这种香皂美容养颜,其实真实功效如何,他自己也不敢说,但是可以保证的是珍珠这东西对人无害,中国人自古就有用珍珠养颜的习惯,所以这种东西一上市,就肯定会被人追捧,价钱已经不是要考虑的问题了。

照这么下去,单是玻璃和香皂这两个产业,今后就能让他日进斗金,以后财源广进,如果他再折腾出一些新鲜玩意儿的话,想不发财估计都难。

“好!李宜这次干的漂亮!只要有人要,以后就不怕生意没得做!福建只是一个开始,现如今我们的玻璃场和制皂场每天产量能有多大?”于孝天兴致高涨了起来。

“玻璃场那边现在大概每天可以吹制出来一对花瓶和一个一尺左右的琉璃鱼缸,另外可以做出来二百多个琉璃碗,三百余个琉璃茶盅,还有四百多个琉璃酒杯。

但是镜子好像产量一般,一个月也就是大小不一的能做成个四五十面就算是不错了!

至于制皂场那边,最初每天最多做出来一百多块,但是现在已经可以每天做出来四五百块了!就算是一块卖十两银子,咱们赚六七两银子,一天光制皂场就能给咱们净入账三千两银子,比派弟兄们出去抢还要来钱呀!”赵麻子流着口水对于孝天说道。

于孝天一听这个产量,顿时有点泄气,他知道现如今不管是玻璃还是香皂,目前都是刚刚上市,走的是高端市场,所以需求量肯定很大,而且如果只他一家生产的话,很多年之内,都奇货可居,不用担心市场会出现饱和的情况。

而目前这样的产量,实在是让他有点汗颜,这和后世随便一个小厂相比,都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如,这样的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所以下一步他肯定还要大幅度扩产才行。

不过回头想一下,后世虽然一些小厂,也采用了不少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进行生产,他目前可是全部手工生产,而且原料也受到很大的限制,鲸脂虽然可以通过捕鲸解决,可是纯碱他只能利用草木灰解决,眼下能达到这样的产量,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另外南日岛毕竟格局还是有点太小,资源有限,想要继续扩大生产,很显然条件有限,这么一来,他下一步如果想要扩大生产的话,就要打鸡笼湾的主意了。

鸡笼湾一带多山,不太适合农业发展,但是凭借着那里易守难攻的地形,和周边鲸鱼的数量,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发工业生产的地方。

他隐约记得,在基隆一带,好像还有很多矿产,其中包括重要的工业燃料煤炭,基隆一带也有资源,虽然煤的质量不是很好,但是起码可以解决不小的问题,如果能开采出来的话,那就解决大问题了。

想到这里,于孝天也不再着急了,点点头道:“如此甚好!这里的事情看来你们这些老人们都办的相当不错!有你们这些人在这里帮我,我真是可以放心了!”

众人听到于孝天的称赞之后,都很是高兴,在大厅之中继续有说有笑了起来。

(今天还要再次鸣谢南博王和青羽之翼二位兄弟的不吝打赏!多谢你们的支持!)

第一百零七章 新秩序

“对了孝天,半个月之前,一个自称是大当家朋友的姓郑的人来了咱们南日岛一趟,说要求见于你!可是你正好去了鸡笼湾那边,他得知你不在这里,就留下了一封信,另外又留下了五百两银子和三百斤铜,说是给你的谢礼!”现在能直接称呼于孝天为孝天的,也只有他老丈人刘老六了,刘老六这时候想起了这件事,让人去把一封信取了来,交给了于孝天。

于孝天一听是姓郑的,就知道是谁了,除了郑一官之外,这个时候来这里给他送谢礼的还能有什么人?

于是他接过了这封信打开观看了起来,果不其然正是郑一官所写,郑一官在信中洋洋洒洒的对他再次表示了一番感谢,并且对于孝天表示了一番钦佩之情,说这一次未能见到于孝天,十分遗憾。

郑一官信中还说,他这次南下要去澎湖一带一趟,见一下义父李旦,以后如果于孝天想要和红毛人做生意的话,他很愿意从中牵线,给于孝天帮这个忙,待他回头回来的时候,一定还要过来拜见于孝天云云。

另外他为了对于孝天上一次对他和手下的宽待,回去告诉了李旦之后,李旦很是感激,特让他送来了一点谢礼,一表心意。

于孝天看罢了这封信之后,笑了一下让人将这封信收了起来,说道:“这个人可是个厉害人物,虽说现如今还名不见经传,可是今后恐怕会成就一番大业!以后不管我在不在岛上,如果此人来的话,都要热情款待,但是记住,不能让他见到我们的工坊区,特别是有关枪炮和玻璃场、制皂场都不能让他见到。”

刘老六点头记下了此事。

“澎湖那边可有什么消息没有?另外近来东南面海面上的情况如何?”于孝天接着对刘老六问道。

刘老六答道:“澎湖那边据传官军派出了百条战船和万余官兵,正在围攻澎湖的红毛城,红毛人近来日子不好过,已经萌生了退意,现在据说还在跟官府方面商量,下一步该如何走!

不过据说官军虽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