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杜度只得让手下的火…枪手列队顶着于家军的炮火,朝前行进,试图进入到他们开火的有效射程之中。
可是就着百步的距离,却成了建奴火…枪手的埋骨之地,大批建奴火…枪手在前进途中,如同被枪毙一般,一片接着一片的被于家军的步…枪给打翻在地,不等他们抵达有效射程之内,就已经被打的七零八落,失去了反击的能力。
杜度见势不妙知道坏事了,赶紧下令收兵撤回义州城中,但是于振山这个时候却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发动了于家军最善于干的白刃冲锋,要是用小鬼子的说法就是猪突战术。
端着步…枪上了刺刀的于家军步兵,一个个狂吼着开始朝着建奴军猛冲了过去,建奴军几乎可以说是毫无招架之功,在于家军步骑结合的突击之下,全军崩溃。
杜度最终虽然得以逃回义州城之中,但是带出去的三千建奴兵将,回去的却只剩下了不到千人之多,剩下的都丢在了城外,成为了正在逐渐冰冷的尸体。
于振山下令架炮攻城,杜度率领残兵败将进行死扛,激战两日之后,义州城告破,杜度心知罪不可恕,也无可能突围逃走,于是在于家军包围他的城中府邸之后,正在攻打府邸的时候,之中点燃了府中囤积的大量火药,炸死了自己不说,同时也把府中最后残存的一些建奴兵也给炸死。
连带着正在攻打他的府邸的百多名于家军兵将,也成为了牺牲品,整个府邸被夷为平地,到处都是炸碎的人体血肉,爆炸中心甚至炸出了一个大坑,气的于振山跳脚骂娘,当场下令把城中俘获的一批建奴兵将拖出去都给剁掉,来为那百多名阵亡的手下殉葬。
义州城被于家军短时间攻破,大败建奴大军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朝…鲜国王耳中,他这个时候才知道,现在的明军不是以前的明军了。
现在来这里的明军,是一支可怕的军队,在他们眼中已经非常凶厉的建奴大军,在这支明军面前,根本就是菜。
而他们朝…鲜的兵马,原本就是战五渣中的战五渣,要装备不行,要士气没有,现在要是得罪了大明的话,灭国都是眼巴前的事情。
所以朝…鲜国王,慌忙赶紧宣布,不再听命于建奴的调遣,把留在汉城的一些建奴的人员给抓了起来,送往义州交给明军处置,另外想方设法筹了两万两白银,又弄了几千石粮食,送往义州,还征发了几千朝…鲜军,前往义州协助明军攻打建奴。
总之这些姿态是要做一下的,至于大明瞧得上瞧不上他们提供的这些帮助,他们就顾不上了。
仅仅是一个月的时间不到,于家军在整个辽东几路同时发难,接连大败建奴兵马,消息传入盛京之后,皇太极震惊异常,他自认为这两年来,他极力打造火器,装备清军,原以为可以和大明的军队抗衡了,可是没想到明军一经发难,各路就传来了这么多坏消息。
整个辽东半岛,原来东江镇控制的范围,现如今短短一个月的工夫,就被打回了原形,又被明军夺去,而且复州也在几天之前,被于家军攻破,复州一带的建奴兵马,也被于家军打的差不多全军覆没,剩下极少的人逃回了盖州。
而镇江堡、义州也很快被于家军攻占,朝…鲜也宣布了脱离他们的控制,不再臣服于他们。
而大明监国于孝天,亲领大军走陆路那边,一路连克大凌河城和广宁等地,兵锋直指海州,沿途攻城拔寨,建奴控制的屯堡纷纷被他们拔牙一般的拔去,清军根本无法阻挡。
特别是明军这一次采取的行动,是兵分三路同时动手,在东西两侧对后金发动进攻,使得他们后金方面根本无法集中兵力,去对明军进行阻截。
要么他只能分兵前去抵御各路明军的进攻,要么便只能坐等明军攻至盛京城下,皇太极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
于是最终他们又想到了当年的萨尔浒之战,当年萨尔浒之战的时候,明军也是占据着绝对兵力优势,但是却也是分兵进击,以至于兵力分散,最终被当年的努尔哈赤所乘,集结兵力分头击破,大败明军。
这一次明军又是分兵进击,这些后金的文武大臣们又认为,他们可以效仿当年先祖努尔哈赤那样,集结兵力,先吃掉于家军一路,然后再逐步吃掉所有明军。
(感谢GZG1972的打赏!)
第一百二十二章 牛压驿之战
虽然皇太极认为这么做不太靠谱,毕竟现在的明军可不是当年的明军了,现如今的明军,实际上应该是于家军才对,于家军的战力绝对不是当年萨尔浒之战时候的明军堪比的。
所以这么集中兵力先吃一路的打法,能否奏效,是个很值得怀疑的事情,更悲催的是现如今蒙古八旗已经土崩瓦解,绝大部分已经倒戈相向,趁着这个机会,蒙古诸部也纷纷开始出兵,对他们后金方面发动了袭扰,牵制了辽西一带大量的清军。
更让皇太极感到忧心忡忡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今年由于各种原因,后金完全断绝了进口粮食的渠道,而且本身关外这一年农业情况也不乐观,入夏之后天气干旱,许多农田根本无水可用,导致粮食减产,现如今天气已经转冷,于孝天又在这个时候选择出关对后金发动战争。
在于家军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之后,他们开始分头派出大批骑兵,对后金很多地方深入破坏,放火烧毁了很多已经马上要收割的农作物,这么一来,就算是后金军接下来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入冬之后也会面临着严重的饥荒情况,这个冬天铁定会有大批人饿死。
连续两年的饥饿行动,已经扼杀了建奴扩兵的可能性,他们因为兵力缺乏,无力发动对关内的侵袭,不得不将更多的人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这也导致了他们兵力在这两年来始终不能提升。
再加之皇太极为了对抗明军未来对后金发动的战争,倾尽整个后金之力,打造各种火器,占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更使得他们的经济情况雪上加霜,完全陷入到了举步维艰的程度。
现在他们虽说定计集结重兵,先吃掉于家军一路兵马,但是就算是他们把所有能动的兵力都调集起来,也只有区区三万余人,再也不复当年的那种强悍了。
即便如此,皇太极也深知此战干系着整个后金生死存亡的大计,不打迟早被人逼到盛京的大门外,他们照样也撑不下去,盛京之中的储粮已经见底,未来马上就要霜降,气温将会急剧降低,到时候他们的日子将会非常非常难过。
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现在趁着天气还未彻底冷下来,彻底击败“入侵”的明军,那么靠着缴获的粮食,他们估计还能撑过这一冬,否则的话恐怕入冬之后饥荒,就能把他们彻底击倒。
于是皇太极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集结一切可战之兵,前往海州和于家军正面进行一场决战,胜之他们则可以获得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败之那么也就宣告着他们建立不久的大清国,随之便会彻底消亡。
这一次皇太极也下了最大的狠心,把这次会战指挥权交给了他的年轻的兄弟多铎,任命其为奉命大将军,以七哥阿巴泰为副,统兵近四万余人,尽起后金可用的所有精锐,并且随军还征调了大批包衣助战,对外号称大军十万,前往海州阻挡于孝天亲领的这路明军,与之在海州决一死战。
九月初七,于孝天督师包括于家军和祖大寿麾下等关宁军一共四万多精锐,兵抵大辽河西岸的西宁堡,轻松拿下了西宁堡,然后开始渡河,朝着海州方向挺进。
与此同时在多铎、阿巴泰率领下的建奴大军,也抵达海州,得知明军已经夺占西宁堡,要渡过大辽河进逼海州(后世海城一带),于是立即加速行军,赶往双台子河东岸一带布防,准备御明军于双台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