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海上的擦肩而过
张维贤道:“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陛下有设立明确的战功升职和奖赏,相比起在京师平安度日,他们也更愿意像御前左军那般上阵立功获得奖赏和升职,尤其是左军本就和他们系出三大营,而今左军士卒历经战功,拿着白花花银子去花,自然激起他们的羡慕好战之心。”
朱由检道:“这说明,专设给御军的这套奖赏体系算比较完善的,可惜,推广不了其他军营。”
御军有专门设立的奖罚体系,比起自大明立国苛刻的军功体系简直不要太好。
大明自洪武开始设立的军功极其苛刻,最有名的应当就是“首功”,首功所带来的问题也很严重,因为打仗时,不管是什么仗,割首都是需要时间,会导致大家无心杀敌,毕竟仗打的好不如首级抢的好,而最严重的就莫过于“杀良冒功”,其实大明一直都试图改军功,最有名的便是之后改成“奇功、头功、次功”,结果发现如果这样,战报会夸大到离谱程度。
《明史·卷九十二》就有记载:“后领兵官所奏有至三四百名者,不在斩馘之列,别立名目,曰运送神枪,曰赍执旗牌,曰冲锋破敌,曰三次当先,曰军前效劳。冒滥之弊,至斯极已。”
最离谱的是弘治十四年,朱晖(保国公朱永的儿子)带着部队在延绥地区驱赶入寇的蒙古部落。一共斩了十二颗首级,而上报的有功将士竟然有一万两千多人。
自此,军功成了谁都随便拿的大白菜,于是被迫又改回了首功。
然而这一切在朱由检看来,都不过是本末倒置,因为不管是什么统计方式都好,其根结终归还是在于军纪,而忽视军纪,去改动军功制度,效果都不会太好。
而军纪往往和领军的将领有直接关系,将熊熊一窝。上行下效在军队中是很重要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岳家军、戚家军都位列历史少有的与民为安的队伍。
而朱由检给御军设立的则比较简单,直接依足了《纪效新书》戚家军的军纪来赏罚。
但比起戚家军的严重惩罚来,奖励也是恢复了三功体系,并且奖赏翻倍,属于是朱由检给私军的奖励。
所以可以说,整个御军好战,是除了军纪之外,来自战争所获的奖赏。
但显然,这套法子无法推行各部队。
因为首先一点,朱由检就根本没有那么多银子来引起所有将士们的好战之心;第二点,因为远离京师,朱由检也没道理会相信那些部队能像御军那样军纪严明,而且三功体系,还难以核查军功;第三点,就是他愿意,户部和兵部也不会同意,目前的军队生态属于微妙的平衡,任何大刀阔斧的改制,都很容易出问题,而大明又仍然需要军队来抵抗辽东、蒙古的异族。
想要改制,起码要等到国境的威胁减弱,才能从根子上来慢慢剪除。
结束了和张维贤的谈话,朱由检回到了后宫。
周皇后坐完月子,脸色稍作红润,照常安抚了她一阵,朱由检便抱起了尚在襁褓的朱慈炑。
……
时崇祯二年五月。
广阔的海面之上。
几艘荷兰船正在航行,这时候长官纳茨被下属惊动。
“你是说有船在靠近?”
纳茨来到甲板,看向下属戒备的方向,不用望远镜看的话,远方似乎只有一粒黑点。
纳茨拿初望远镜看起来,才看清是一支船队。
“这是什么船队?谁家的?”纳茨一边用望远镜看着一边询问。
一旁的副船长也在用望远镜看着,他皱起眉头道:“好像从来没有见过悬挂这样彩旗的船队,长官,要攻击吗?”
“先等等,看清楚再说。”
纳茨没有急于攻击,倘若是一些海贼船,他不介意顺手把对方击落到海底。
但是这里毕竟是临近大明海域,在海上航行夹杂的不只有普通的小海盗,还有各种不逊色于他们的大海盗,尤其是这边很容易碰到喜欢制霸这片海域的郑家船只,总要小心谨慎一些。
随着黑点渐渐靠近。
望远镜中也看的越来越清楚。
副船长皱着眉道:“这旗没见过,好像是第一次见到,很奇怪的旗帜,上面画着条蛇。”
“不,那可不是蛇,是东方龙,好了,差不多可以放下警戒了。”
纳茨也看清了这支船队上悬挂的旗帜,语气沉静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