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朱雄英的娓娓道来,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两人再次陷入了沉思。
不可否认,朱雄英说的那个君子六艺,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
至于他们现在所学的这些,就只是单纯的为了给朝廷培养一个文官而已。
“皇爷爷,我觉得我们现在可以办理一个学院,分为成人和孩子两个阶段。
成人的这部分,等学成之后,就是为了代替朝堂上这些被儒家思想荼毒的官员。
而孩子,则是从小就要教育。
毕竟孩子才是大明的未来。
少年强,则国强。
只有一开始,给孩子引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让他们以后为大明建立更好的未来!”
“标儿,雄英说的这些,你怎么看?”
朱元璋觉得朱雄英说的很有道理,转头看向一旁的朱标,询问了一句。
从根本上改变别人的想法,让每个人从小就健全的发展,听起来似乎很不错。
纵观整个朝堂,能文能武的人,几乎没有。
要么就是只懂得带兵打仗的莽夫,要么就是只懂得之乎者也的书呆子。
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很消耗人力,财力。
假如朝堂上以后出现的都是能文能武的人,那将会省不少的精力。
如果是以前,朱元璋并不会赞同。
毕竟历朝历代,他们这些在位者,都是这样过来的。
但是现在,他已经彻底见识到了朱雄英的不凡之处。
甚至都已经想着把整个大明的江山交给朱雄英和朱标两人,自己做一个悠闲自在的太上皇。
可惜,不仅朱雄英不同意,就是太子朱标也不同意。
想到这里,朱元璋狠狠地瞪了一眼朱标,搞得朱标有些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
他似乎还没说什么的吧?!
父皇刚才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
“父皇,儿臣觉得雄英说的不无道理。
细想下去,整个大明的读书人,全都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若是以往,我们可以用这些儒学思想来约束每一个人。
但是现在我们要进行改革,再继续守着以前的思想,恐怕就有些行不通了。